促使教育与社会融合: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的心理资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忠 刘飞
摘要: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心理资本,不仅可以促进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提高幸福感,还可以挖掘孤残儿童的潜能,增强其竞争力,更能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文章对心理资本的内涵、心理资本在促使教育和社会融合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心理资本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心理资本;孤残儿童;促进教育;社会融合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82-02
一、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民族振兴之根基。少数民族地区的振兴需要少数民族个体对外界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感知和认识,而教育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培育出具备积极心理资源的新型人才。少数民族个体作为民族发展的希望和后备军,依托学校与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引导少数民族个体关注语言问题、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如何融入汉族文化中跨越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个体认可与接纳其他知识体系,促使他们拥有更为宽广的社会感知能力,从而构建个体正确的认知途径。
二、我国孤残儿童机构照料模式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跨越式发展,民政部门政策法规也逐步完善,使得儿童福利事业逐步从封闭、救济型向开放、福利型转型,从单一的抚养方式突破到养、教与康复综合管理模式。这对于孤残儿童而言,更加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贴近他们实际生活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现实需要,并形成了以机构照顾为主、家庭寄养等其他形式并存的照顾模式。但是,从当代儿童福利的视角来看,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冲击,造成福利机构的管理理念以及自身环境都不利于这些儿童的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发展,也难融入社会。
(一)成本高、负担重
我国的儿童福利院由政府拨款来承担在院儿童的衣、食、住、行及医疗等全面服务的费用。为了给孤残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起居条件,民政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但随着入院儿童人数的增多,尤其是收养残疾儿童的费用比较高,造成机构运作成本大幅度提高,国家财政负担也就比较重。
(二)注重物质供给,缺乏情感需求
福利院大多还遵循着传统的“养、教、治”观念,多是封闭式管理,福利院为孤残儿童提供了充足的生活用品,但缺乏对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为方便照顾,节约开支,福利院儿童多是集体生活,这样的照顾方式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缺乏情感需求,无法实现自我发展。尤其是因从小缺乏家庭环境的熏陶,造成孤残儿童在情感世界的盲区,而且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和接触社会,使儿童难以融入社会。
三、心理资本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积极力量,以崭新的理念关注人的发展潜能,提倡以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方法论,在实际应用中应彰显符合时代的顺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强调个体采取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帮助人们面对和疏导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党和国家对心理学科的认可和期望,也是从社会层面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培育出社区共同心理。而人的幸福、成长、成才和成功不仅依托适时的人文环境,更需挖掘和获取高效益源泉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资本强调以积极正能量的状态直面人生,主张激发可持续性资源,时刻保持“能量”。
四、孤残儿童心理资本开发的意义
(一)心理资本是孤残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基础
有研究表明,孤残儿童易出现焦虑、自卑、自闭倾向、人际交往敏感、孤独倾向等心理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对个体行为、情感和认知产生影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心理问题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心理资本越高,心理问题则会越少。
(二)发掘孤残儿童潜能,增强其竞争力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认为心理资本的开发是一种投资,可以挖掘更多的儿童潜能,增强儿童竞争力。具体而言,心理资本的开发可以引导孤残儿童以积极正向的视角看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高水平的心理資本个体更倾向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取长补短,学会转化观念,努力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同时,丰富的心理资本是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适应不确定性时代的多元化环境的重要保障,心理资本高的个体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进行自我调整,进而形成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认知评价,从而有效应对逆境与挫折。
五、机构照料下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心理资本的对策
随着新时代的迅猛发展,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回归社会,成了福利院机构照料和民族教育的当务之急,这不仅关系到这个特殊群体的福利保障和未来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为此,从孤残儿童心理资本开发视角整合资源,为机构照料提出教育对策。
(一)合力监护,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孤残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
毋庸置疑,孤残儿童的成长少不了物质的支持,但更需要培育健康的人格。依托福利院职工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儿童的情感需要,及时疏导情绪。因此,合力监护,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的认知观念,注重他们健康人格的培育,对于提升孤残儿童的心理资本、提高福利院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二)注重孤残儿童的文化适应教育,增强孤残儿童的多元文化适应能力
高水平的心理资本助推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的文化适应,同时文化适应作为开发心理资本的重要因素。鉴于文化适应是孤残儿童因从小缺乏针对性、有计划的系统学习而引起的适应问题,福利院和学校可将文化适应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遵循少数民族地区孤残儿童的个性化发展规律,提倡和灌输多元文化,培养他们在接受民族教育的同时也要接纳其他的知识体系,进而为他们在应对文化适应压力过程中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培育孤残儿童积极心理资本,提升民族认知能力
从心理资本开发与管理的角度,提升个体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等方面的积极性,是孤残儿童摆脱原有文化认知的限制,提升民族认知能力,加快融入社会的重要步伐。
总之,提升民族地区孤残儿童的心理资本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一个部门、一个组织或是一个机构都难以做到最佳的效果。只有将心理资本建设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联合成“三位一体”开发机制,本着尊重少数民族个体的差异性,按照孤残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协同合力,优化民族地区孤残儿童的成长环境,才能共同促进孤残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海军.中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Luthans,Fred,Luthans,Kyle W,& Luthans,Brett C.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Business horizons,2004,47,(1),45-50.
[3]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等.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基于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J].心理科学,2014,(2).
[4]杨新国,徐明津.浅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开发模式[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2):80-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9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