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沈新

  摘 要: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新奇信息的刺激、精神活力的释放、自我肯定、自我实现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精神需要。这四种需要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需要;学习;精神需求
  這四种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层次;呈现强度不一的三种状态,即潜伏状态、一般状态、迫切状态。可以通过创设悬念等方式能有效激发新奇刺激的需要,通过分组竞赛和分组讨论等方式满足学生群体精神活力释放的需要,通过分类运用鼓励性和挑战性评价来激发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正确评价自我和积极地自我暗示是激发自我实现需要的有效方式。
  这四种需要的满足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学习快乐的过程,也是学习兴趣产生的过程。而学习兴趣一旦产生,将对其以后的学习行为,产生巨大的、持续的推动作用。
  正文: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个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爱和自尊需要、自我实现及审美的需要。”我国当代学者陈江香提出的新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生存需要、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信仰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
  以上两种理论对于人类潜能发挥的心理规律的论述、对于人的需要相对层次关系的分类和关于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论断,不仅有其较高理论价值,而且有其实际的应用价值。
  另外阿德弗提出三层需要理论(ERG理论),戴维·麦克利兰提出“成就需要理论”。
  以上四种需要理论尽管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它们并没有穷尽人类的各种需要,特别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需要没有进行具体而详尽的描述。为了对此详尽描述,作者设问如下。
  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精神需要?
  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作者认为除了马斯洛所述安全、社交尊重的需要以及陈江香所述生存、情感、信念需要以外,还有四种重要的精神需要,即:新奇信息刺激的需要、精神活力释放的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 新奇信息的刺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以前未曾体验过的有关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的刺激。它是个体好奇心产生的源泉。
  2. 精神活力的释放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已有能力、知识等精神力进行有效的发挥和应用的过程。
  3. 自我肯定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品质以及在他人当中的地位等方面做出肯定性评价。它是自我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4. 自我实现是指满足高级需要的过程,即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潜在能力。这是个体把自我身上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基本倾向。
  二、 这四种需要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以上所述四种需要可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由低到高逐层产生的。第一层(最低层)是新奇信息刺激的需要和精神活力释放的需要。第二层是自我肯定的需要。第三层(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 在较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需要发展的自然过程就会不正常,高层次的需要可能永远不会出现。但是,需要的发展过程不是陡立的、间断的、阶梯式的,而是具有波浪式演进的性质。前一层需要的高峰过程之后,后一级的需要开始突现出来,占据优势地位。
  2. 每个人都潜藏着这四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只有最迫切的需要,才对人的行为起着主导作用,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某种需要是否起主导作用,与其他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可以有内在联系)。
  3.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第三层需要即自我实现是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比较稳定的目的时期所产生的需要。自我实现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潜力,使人得到高峰体验。因此在四种需要中,自我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产生后将成为主导个体行动的最有力意识因素之一。
  三、 这四种需要表现为几种状态?
  作者认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这四种需要表现为三种状态,即潜伏状态、一般状态和迫切状态。潜伏状态是指人在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内部出现的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在此状态中,人暂时摆脱了对一定客观条件的依赖。一般状态是指人的某种需要处于一般强度的状态。在此状态中,尽管人对一定客观条件有某种依赖,但这种依赖并未达到强烈的程度。迫切状态是指人的某种需要处于强烈程度的状态,在此状态中,人对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潜伏状态是静止状态,而一般状态和迫切状态都是活动状态。
  四、 在激发和满足这四种需要的方式上,有哪些探索?
  1. 作者经过多年教学探索,认为创设悬念的方式能有效激发新奇刺激的需要。英国学者迈·凯梅·普林格尔说:“新体验是智力发育的先决条件。它对智力发育,犹如食物对于身体发育那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学内容似曾相识而又陌生的感觉。这种悬念所涉及的内容既与学生已有知识和体验相联系又包含有新奇的信息,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主动学习的行为。
  2. 分组竞赛和分组讨论是满足学生群体精神活力释放的有效方式。
  在分组竞赛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为了取得荣誉,会加强组内的合作和交往,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竞争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精神活动的释放需要得到满足。
  分组讨论甚至争论,可以创造一种自由、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别人的观点也有利于引发自己的思考,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产生新的观点,同时满足自己精神活动释放的需要。
  3. 正确评价自我和积极地自我暗示是激发自我实现需要的有效方式。
  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说:“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组合起来。”作者长期从事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也开办了《领袖风采》《栋梁品质》的地方课程和讲座。在讲课过程中能不断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也经常使用这种策略,对一些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实践证明,这些教学和个别指导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形成要在将来取得成就的动机。
  例如:作者经常对自愿报名参加《领袖风采》《栋梁品质》课程的学生说,你们就是一等一的人才!将来就是某个行业的栋梁之材!将来就是某个行业的领袖!教师不断帮助学生强化这种自我定位,要求学生把这种自我定位和奋斗目标贴到教室板报上,贴到家中的各个醒目位置,写到自己本子扉页上,不时提醒自己、暗示自己。帮助学生使这种定位植根于自己的心灵深处并不断生长。这些措施,即使学生认识到了自身具有的巨大潜力,又使学生产生了把这些巨大潜力发挥出来成就自己的愿望。毫无疑问,这也激发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
  总之,新奇信息的刺激、精神活力的释放、自我肯定、自我实现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精神需要。它们分为高低不同的三个层次,也呈强度不一的三种状态。这四种需要是否得到激发和满足,对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这四种需要的满足过程也是学生体验愉快的过程,也是学习兴趣产生的过程。而学习兴趣一旦产生,将对其以后的学习行为,产生巨大的、持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527.
  [2]迈·凯梅·普林格尔.儿童的需要[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32.
  [3]当代国外著名教育家教学论思想[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76.
  作者简介:沈新,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