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不断推进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我国小学阶段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对比,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思想价值及法治教育方面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如何遵循新课改倡导的生本理念,结合教材探究多样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是教师教学探求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学 学习
  【中图分类号】G 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88-01
  1.合理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学校为培育学生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所有学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但可塑性很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通过具体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详细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家长指导或小组互相督促中完成预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不吃力,遇到预习时的难点时也会集中有意注意认真听讲。
  比如,在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时,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规则概念,懂得学校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熟悉课本内容之余,和小组的小伙伴一起研读《小学生守则》,收集你在学校看到的不文明现象或校园里同学遵守规则的事例,在课堂上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这样,通过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规则意识,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同时,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讨论会,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可以细化规则,制定规则制度,以此在规则约束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约束和改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思维分散,部分学生预习后就觉得自己知识点全会了,容易导致课堂上走神不用心听讲,这时候更要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计有趣引人注意的高效课堂教学是小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究的课题。
  2.优化教学过程,渗透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理念着重强调的重要方面,由于二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和自觉意识比较薄弱,需要教师以学科借力,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关键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大胆发言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合作和倾听的好习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教学《大家排好队》一课时,通过分析教材,本单元通过对“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文明修养”等四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而“大家排好队”一课则是从“还是排队好”“这些地方要排队”“怎樣排好队”三方面展开,强调在公共场所要有秩序才能更安全、更有效率、更文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由于不遵守规则秩序出现的校园踩踏事件,让学生思考问题:出现这种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说一说我们在哪些地方和哪些场合需要排队?如果你是组织者,能想到什么好办法让同学们快速排好队吗?这样,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探究中针对多媒体情境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组的成员在同学发言时要能注意倾听,及时补充意见,以此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倾听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推动教学进程有效开展,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3.联合家长力量,形成合力共促学生发展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长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常常认为学生到了学校,教育孩子的任务就全权交给学校及老师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长的教育力量,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求家长的配合合作,在家校联动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搭建日常的沟通桥梁,在社交群内及时将当天的教学情况与家长反馈,比如针对课堂内孩子的整体表现,个别表现优异及还需要继续进步的学生可以适当提出,以鼓励和促进孩子进步。针对需要家长出面合力的教学准备或实践作业,教师要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分析可行性后推进亲子活动实施。比如,很多独生子女在父母溺爱中不懂得体谅他人,个体意识较强,协作学习能力较弱,以自己为中心的倾向较为明显,这使得他们的行为多有不当之处,教师除了在教学中矫正之外,还要能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针对个别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制定恰当的调整策略,在家校互动协作中共促学生成长。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作用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优化教学过程,渗透良好学习习惯;联合家长力量,形成合力共促学生发展等三大层面有效促使学生学科知识、核心素养和关键学习行为习惯的提升,使得本学科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