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力障碍学生幸福成长实验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晓燕

  摘 要:对于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智力障碍学生来说幸福是能够充满信心地走上社会,适应社会。为了能让九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在最后的校园生活中幸福成长,我校将培智九年级列为实验班级,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索。
  关键词:实验;幸福成长;探索
  一、 实验目的
  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为依托,让智力障碍学生在最后的校园生活中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让他们在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后能够融入社会甚至能够服务于社会幸福地生活。这是我们设立实验班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
  二、 实验策略
  (一) 环境渲染,创造能够让学生幸福成长的有准备的教育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透过特殊的环境、设备和方法,我们培养并引导他们成长,踏进未知之门。”在实验中,我们把陶行知教育教学思想和现代特殊教育观相结合,探究适合智力障碍学生特殊发展需要的班级环境,有效促进学生幸福发展。因此,我们结合制订的班级计划和个别教育计划,将教室布置成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生态区域。以主题活动一《走进春天》为例,我们的教室环境布置如下:个训区:录音机、关于春天的歌、小型感统器具、手眼协调器具;生活区:日常洗漱用品;阅读区:提供纸、笔以及有关春天的图书;美工区:用皱纸、树枝、颜料、线、胶水、彩笔等自由表现对春天的认识;科学区:蜻蜓和蝴蝶的标本、放大镜、植物的种子、温度计;建构区:积木、自制的花草、装饰物、胶粒等。
  (二) 完善课程体系,让智力障碍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1. 更深层次地加强学科课程与生活课程的联系
  在智力障碍学生最后的校园生活中,我们更全面地贯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有效拓展教育教学资源,与生活與社会紧密联系。学校的餐厅、宿舍、花圃,家里的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等都是学生生活课程的训练场地。我们还时常把学生们带到医院、超市、农贸市场、工厂、公交车站、公园等社会公共场合实践,查缺补漏,着重训练,全面实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生存。在我们的主题活动《走进春天》中,我们在学完课文《春天的颜色》后,安排了春游活动,以文文(重度智力障碍,脑瘫)为例:
  (1)按时集合排队。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3)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公园内的花草树木,并用简单语言描述。说说与春天有关的课文。
  (4)补偿训练:语言训练、注意力训练、手眼协调训练等。
  2. 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了解幸福的真谛
  综合实践活动是特教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明确清晰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同时注重渗透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创设好的情境,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并发展价值观,在活动中了解幸福的真谛。以春游活动为例,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开阔智力障碍生的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智力障碍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获得一些有助成长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康教结合,进一步减少智力障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障碍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我们针对每个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在每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设立康复目标,切实做好康教合一,让他们提高精细动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认知、社交、沟通、生活自理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减少智力障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我班的阿凤同学,轻微脑瘫,手眼协调能力差。在主题活动一《走进春天》中,我们为她设立了这样的目标:
  (1)能从花草树木、天气、人们的服饰感知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来了。会用熟悉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讲述春天花草树木的特征。
  (2)学习用美术的方法表现春天的部分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形状和色彩特征,萌发热爱春天的情感。
  (3)进行手指康复训练。
  4. 职前教育,让智力障碍学生的幸福更上一层楼
  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项目教学”的理论主张和操作办法为基础,对于即将毕业的智力障碍学生,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认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外,同时还注重职前礼仪和纪律教育。另外我们利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将学生带到工厂、商场、社区等公共场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对智力障碍学生分步实施有针对的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
  5. 生心疏导,为智力障碍学生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毕业班的智力障碍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育活跃期。生理上很多隐藏的疾病都在发育期暴露出来。常见的有癫痫、心脏病等。我们除了定期为学生做健康检查外,还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做好学生在校生活学习记录,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治疗。
  毕业班的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疏导着重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和青春期的心理疏导。智力障碍学生长期生活在一种被怜悯、被同情、被宽容的环境里,容易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和奉献。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矛盾,不融于社会。因此,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爱”和“恩”,这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融于社会的重要保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结合每个学生每个家庭每次的社会关怀,让每个智力障碍学生学会知恩报恩。
  智力障碍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尤为重要。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缺陷,自我保护能力差,特别是走上社会脱离了老师家长的监管和保护后,容易受骗上当。因此,我们针对这一点对毕业班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我们注重培养他们遇事不慌张,不冲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育学生不和陌生人说话,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部位,即使去医院,也要有家人在场等等。
  (三) 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幸福成长的历程
  在学生进校时,我们就为每位学生都建立了成长档案袋。档案袋记录了学生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的原始材料。在档案袋的充实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自己的前进的脚步,体验成长的历程,获得追求幸福的动力。同时,将成长档案袋代替成绩单在期末发给家长,让家长对学生在校的各方面发展有全面的了解。通过成长档案袋,家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学生的成长,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而且更好地促进家长和学校的及时沟通,根据孩子的缺陷配合老师,共同做好孩子幸福成长发展的教育工作。
  三、 实验反思
  (一) 教师的幸福指数
  学生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是否幸福。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也许一生都没有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幸福就是学生一声问好,家长的一丝尊重,社会的一点肯定。而作为教师,也要向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二) 家庭的密切配合
  毕业班的学生家长们在自己的孩子临近毕业时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孩子毕业后该何去何从,能否找到工作自食其力,这都是他们担心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是我们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三) 社会的真心接纳
  特教事业要想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就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我们不能单纯地满足于社会的同情和捐助,要开拓智力障碍学生的生存空间,让社会真心地接纳我们的智力障碍学生,让他们幸福地走上社会,这是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巧用策略让智力障碍儿童幸福成长[J].教育,2017(36):51.
  [2]杨艳.智力障碍学生“复合式成长记录档案”的构建与探索[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7(3):17-20.
  作者简介:韩晓燕,江苏省海安市,江苏省海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