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践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少斌
摘 要:众所周知,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在新课改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一种新的写作形式——微写作出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实现微写作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以使其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方法,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组织微写作训练呢?这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素材;技巧
在自媒体时代到来之际,微博、微信等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这些网络媒介衍生出来的微写作同样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将网络媒介引入到课堂之中,一方面丰富课堂,一方面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有效发展。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尝试将微写作引入其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热点、感悟微生活等,使其在日常的演练中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我是这样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应用微写作的。
一、提炼素材,注重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想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量的写作素材积累是不可或缺的。当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的时候,其才会做到胸中有竹,在书写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在微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一般从课本教材和生活实践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1.精选课本素材
教材是教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选择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的依据。就我们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教材(部编版)来说,其中收录着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拿这些文本内容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而要在细细分析文本之后,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具体来说,我在微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会挖掘教材中古诗词、名人故事等内容,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以古诗词为例,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意蕴深刻隽永,而且体裁、风格多样,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而且人教版教材中所选录的古诗词内容,无论在意境氛围上,还是在语言技巧上,其都可以被称为经典之作。因此,我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会充分发挥古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古诗词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并模仿写作。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这首词朗朗上口,利用简单的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浓浓的秋思图。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先引导理解文本内容,帮助其弄清楚意象的内涵。接着,我则布置了这样的微写作任务: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各具特色。秋,往往更能引发人的思索。请你写出自认为秋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字数在100左右即可。在这样的写作任务的引导下,我同时将《秋词》《渔家傲·秋思》等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大量的古诗词阅读中,把握秋的感情基调,以此结合生活经验和所积累的语言内容,自由书写。
2.积累生活素材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文章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如同汩汩的泉水一样,自主冒出来的。那么,心底里汩汩的泉水是来自于哪里呢?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在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要将学生引入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采撷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丰富其知识储备。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每天为学生布置一个与生活有关的微写作主题,如马路塞车、行人闯红灯等,以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对生活现象进行描述。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关注《中国诗词大会》《为你读诗》《墨香中华》等微信公众号,引导其每天浏览,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二、掌握技巧,提高能力
在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之后,学生则需要掌握有价值的写作技巧,如此才能使其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所积累的素材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我在微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打破三段论的限制,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以审题立意为例,我在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在拿到了写作主题之后,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其中的感情倾向,避免出现臆想情况的出现。再以选材与布局为例,在分析了写作主题之后,我引导学生发挥其已有知识储备的作用,或者从社会热点中选择符合写作要求的素材,以此利用极具代表性的素材,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透彻地展现出来。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学生的写作能顺利进行,我还要求他们在下笔之前,自主地列出写作提纲,以此明确各个段落的写作内容和意图,避免在后续写作中出现内容遗漏或跑题问题。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将微写作引入其中,引导学生从教材、生活等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以此使学生在有效的知识储备的驱使下自主书写,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寫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龚姚瑶.见微知著:浅议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2):135-136.
[2]陆亚明.“微写作”大文章:“微写作”嵌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知识,2015(1):8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1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