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教学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小伟
摘 要:新时代随着科技的超速发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也融入和运用了信息技术,这给曾经死气沉沉的课堂,枯燥、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望和兴趣,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作用
我们知道,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仅靠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虽然讲解也很认真,板书也很生动,但还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成绩也不好。可喜的是,而今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了整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还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等,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传统语文课堂的同时,也唤醒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这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观察,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与大家探讨。
一、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是被动的,学生的学习也是跟着老师的教学思想和节奏,亦步亦趋,没有创造性,更没有自主学习的环境,这显然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毫无益处。而今,信息技术以它特有的特性走进了课堂教学,与各学科的教学进行了整合,学生可以根据老师设计的预习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比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一篇课文时,学生已经在课前根据老师的任务,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了预习。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展示几张小雨来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雨来这样的人物以及他的英雄事迹,就会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教学达到预想的目的。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结合老师恰当的导引和讲解,不但能凸显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探索知识,深入学习,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小学语文课堂不再那么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活跃、积极的气氛。这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不管是课文多么生动,延伸的资料多么精彩,老师都只能靠语言给学生传递。语言再生动,再优美,也有其不能穷尽的意思,所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限制。没有好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的想象力、思维、眼界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现在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语文课文中的一些场景和生动的画面都可以重现,学生不但能通过文字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还能通过画面、视频,甚至音乐体验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意境。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原先老师只讲,草原有多广阔,有多美丽,学生穷尽想象也无法想到草原真正的样子。现在有了多媒体,在讲《草原》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但可以给学生展示草原的照片,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草原上的马头琴音乐等,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各个感官拉到了草原上,学生学习起来不但有亲和感,而且很自然地就融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摆脱了单一的说教,有了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无论是对学生来说,还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都是积极的推动。
三、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难
自从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老师也会用它来制作课件、微课等,这就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原先,若是小学生在课堂上没听懂老师讲的内容,那么课下也只有通过再次看书、阅读,达到真正解决学习问题很难,可能性也不大。现在,如果学生课上没有听懂,课下他们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再次学习,也可以通过网上关于这节课的视频进行学习,把问题解决在上新课之前,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比如,在学习《望天门山》這首诗后,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古诗今意,学生在课下就可以通过网络上丰富的资料来加强学习,深化学习,对《望天门山》这首诗了解得更透,学习得更彻底。这不但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作用。
总之,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天性,他们不但喜欢热闹,还喜欢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信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性、多样性、灵活性以及它的不同功能,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更加适合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使语文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熊开武.小学信息技术“主题+自助”式学习的构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7).
[2]刁金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小学教学参考,2008(36).
[3]郑恩.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
编辑 李博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