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生命化课堂的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升学、副科等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美术教学不重视,甚至一些学生在文化课的压力下,厌倦美术学习,不愿意参与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导致美术课堂沉闷、枯燥,缺乏活力。以此为背景下,如何建构具有生命化的美术课堂成为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生命化美术课堂的建构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命化课堂;建构对策
众所周知,美术教学活动是一个具有人文性和创造性的,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实现情感升华和生命体验的过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师生要求教师实现与学生的积极互动,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建构生命化课堂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我立足美术教学活动特点,在新课改的指导下,采取这样的方式建构生命化的美术课堂。
一、在自主中推进学生个性成长
1.利用网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教师组织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纵观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总是將教材作为唯一的依据,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在被动接受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对其失去了兴趣,甚至其视野也被局限在了狭小的教材空间中,不利于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这是与生命课堂要求相违背的。面对此情况,我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时机,尝试发挥网络的作用,打破教材的限制,结合教学所需,自主地搜集或鼓励学生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以此在实现教学资源丰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其在广袤无垠的网络世界里,自由翱翔,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获得发展。以“家乡古建筑”为例,此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我鼓励学生回归生活,或者向长辈寻求帮助,或者利用网络渠道,搜集家乡的古建筑信息,在整理、分析其建造年代、特色等过程中,建立深刻的认知,同时实现视野的开阔,为其自主地谈论古建筑,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打下基础。
2.践行以生为本,引导自主探究
在生命化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的一言堂剥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权利。而学生在被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不愿意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互动,导致课堂缺乏活力。既然学生是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那么,在生命化课堂建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予其自主参与的机会,使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以“飞机工厂”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初,我并没有像之前一样,直接为学生展现飞机图片,而是向其详细地讲解了飞机的构造,从而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建立对飞机的整体认知。以此为基础,我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飞机。在这样的设计过程中,尽管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正是学生个性的彰显,其可以在暴露问题中,发挥想象力。而且,其他学生也可以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点燃课堂氛围,建构出生命课堂。
二、在互动中促进师生生命发展
1.生命化课堂,促进师生有效沟通
师生是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双主体,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在生命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二者在语言、心灵等方面实现对话。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参与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可以确定自己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否为学生接受,以此发现自身的教学不足,进行改正,同时推进课堂教学的继续发展。以“家乡美”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实现对话。具体地,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你喜欢你的家乡吗?你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家乡呢?家乡的美有哪些呢?以此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表述,从而互动中,促进师生生命的共同发展。
2.生命化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丰富的人类文化,使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感知美术特征、美术多样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生活是美术教学的最终归途。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的生命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我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打破课堂的限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体验生活中积累素材,在生活中运用所学。以“周末日记”为例,在教学之前,我引导学生体验其周末生活,并在体验的过程中找出独特的经历,以此将其绘画出来。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自主中推进学生个性成长,在互动中促进师生生命发展,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互动、自主探究、体验生活等过程中,获得有效发展,实现生命课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张燕.生命教育在小学美术剪纸活动中的渗透与整合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48.
[2]罗国华.捕捉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试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79-280.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