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词分析视角下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2014年教育部提出“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来,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一直是地理教育的研究热点,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为其深入研究提供方向参考。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地理核心素养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共词分析法和关键词分析法,探讨地理核心素养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地理核心素养研究始于2015年,2016—2017年進展迅速,2017—2018年趋于平稳;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与培养策略、地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设计、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内容解读与落地是近五年的研究热点,地理核心素养评价、地理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研究较为欠缺。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热点
为应对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人们开始思考“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由此,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核心素养”首次在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遂即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进而深入至各学科领域。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研究在近五年内迅速增加,在新时代背景下,厘清研究热点、趋势及较薄弱的研究领域,能使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有更清晰的方向。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BICOMB软件和SPSS软件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功能,对收集的有效文献中关键词、作者、作者单位等进行分析,揭示地理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和前沿。
使用的工具有BICOMB2.0,Microsoft Excel 2017,SPSS 22.0。BICOMB书目共现分析系统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系崔蕾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主要用于学术文献信息的统计分析,现此软件广泛应用于医学、图书情报学等领域。
2.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为“地理核心素养”的检索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5日,检索到1 025篇相关文献,人工剔除报道、会议、报纸等非学术类文章24篇,共1 001篇为有效文献,将有效文献以NoteFirst格式导出,以备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发文时间及作者分析
(1)发文时间统计。研究地理核心素养领域发文时间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领域研究开始时间、发展轨迹和现阶段发展水平。本研究统计不同年份的发文量后发现,2009年起到2014年止未获得相关主题文章,2015年开始出现。
图1显示,近五年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是该研究的起始之年,2016年是摸索过渡年,2017年是爆发年,受到高度关注,2018年是平稳增长年。这一变化与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过程密切相关。2014年“立德树人”工程启动,核心素养体系开始构建,2015年4月其雏形形成,并向全国教育机构、单位和专家等征求意见[1],由此,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研究也逐步展开;2016年,地理核心素养课题组开始举办相关会议,向地理学者和教师介绍研究成果,并征求各方意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公布,明确四个地理核心素养内涵及课程目标等,相关研究迅速增加;2018年发文量持续增加并超过2017年。研究成果的迅速丰富,源于四个地理核心素养是直接从地理学科和地理课程性质中提升的[2],已有长期的学科专业积淀。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该领域研究将保持增长趋势,并向纵深发展。
(2)发文作者及其单位统计。为找出该领域研究的突出作者和核心单位,本研究将CNKI数据库导出数据导入BICOMB2.0软件中,建立新项目,编辑项目编号并设置格式类型,选择关键字段“作者”提取信息,统计信息内容,用EXCEL导出频次阈值≥2的数据(表1)。从表1可看出,发文较多的作者有梅国红(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郭芳英(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研室)、张家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等。更改关键字段为“作者单位”后提取信息、清洗数据,并再次统计,用EXCEL导出频次阈值≥2的数据(表2)。从表2可看出,发文单位多为师范类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其次为各地区中学和教研中心。
综上所述,该领域研究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且以师范类院校为主;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且以个人研究成果为主。
2.研究内容分析
(1)关键词分析。为明确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研究使用BICOMB2.0软件提取有效文献“关键词”字段进行统计,关键词频次最高是“地理核心素养”(397),使用普赖斯公式M=0.749[Nmax](Nmax为某一被引文献频次的最高值)计算高频词阈值[3],计算后获得频次阈值约为15次,导出高频关键词表(表3),随后在矩阵任务栏中设置“15≤频次阈值≤397”,生成词篇矩阵,并用SPSS 22.0软件打开,采用ochiai系数度量标准和组内联接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输出相似性矩阵(表4)和树状图(图2)。
如表3所示,“地理核心素养”(397)、“核心素养”(388)、“地理教学”(130)、“高中地理”(120)、“培养策略”(65)等关键词频次较高。高频关键词相似性矩阵(表4)表示两关键词之间相关性大小,数值越接近1,表明两者关系越密切,反之,关系越疏远。据表4显示,与“地理核心素养”相关性较高的是“地理教学”(0.202)、“教学设计”(0.178)、“综合思维”(0.166)、“教学策略”(0.157)、“培养策略”(0.143),表明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和培养研究较多。此外,不同年份研究内容不同,2015年和2016年学者主要探究地理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关系、概念和内容体系构建,在此基础上,2017年和2018年研究内容逐渐拓展,由“培养策略”到“地理教学”“教学策略”“研学旅行”等,研究内容不断丰富。 (2)研究热点分析。聚类分析是将距离较近、相似性强的研究要素划分为一类,类组内部要素具有相似性,类与类之间存在差异性[4],聚类分析形成的树状图可清晰反映聚类的过程与结果,从图2可见,地理核心素养研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与培养策略研究,包括核心素养、地理学科、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地理素养、培养策略、高中生、深度教学和地理课程10个关键词;第二类是地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设计研究,包括地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研学旅行和地理课堂4个关键词;第三类是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内容解读与落地研究,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初中地理和乡土地理6个关键词。
为了准确认识关键词间关系,本研究进行了多维尺度分析,根据相似性矩阵结果,得到20×20相异矩阵数据,将其导入SPSS 22.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成地理核心素养热点知识图谱(图3),图中圆圈代表关键词位置,圆圈之间距离越近代表关键词间关系越紧密[5],“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关系密切,且均位于二维图像第二象限,表明具有发展研究价值。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结果,现对地理核心素养研究热点与进展进行具体阐述。
热点一: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和培养策略研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提出后,地理学者开始研究地理学科与核心素养的融合,初步探讨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及其培养策略。如牛超从三维目标入手,研究确定地理核心素养内容,并提出地理核心素养内容深化、树立教师核心素养、运用探究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等有效培养策略[6]。吴岱峰认为地理核心素养由空间与表达、地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构成,并提出从不同学段、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热点二:地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设计研究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正式构建后,相关学者和工作者开始教学实践探究,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了一些教学设计,供教师参考和学习,如建立课堂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组织课程内容等,其中问题式、项目式和探究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如吴岱峰建议问题式教学要建立问题链,学生作为主体去解决问题,在归纳与演绎中培养地理核心素养[7];吴支奎认为研学旅行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使学生能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体验,不仅从中获得知识,也能提升综合素质[8]。
热点三: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内容解读与落地研究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第一步是深入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韦志榕、朱翔等编写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各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和育人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基于此,教育教学工作者可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教学重心的变化,总结更为有效的途径,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在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中,角度各不相同,如梅国红提出高三地理采用“微主题”复习方法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等素养;林培英在剖析综合思维内涵同时,说明归纳法、训练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养成[9]。
三、结论与思考
1.研究结论
整体上看,虽然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但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在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继续深入研究的结果,使我国素质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10]。该研究始于2015年,随后保持增长态势,2017年迅速猛增,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将持续增长。从发文作者和单位看,作者主要来自高等师范类院校,与中学一线教师合作研究较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教学”“高中地理”“培养策略”是高频关键词,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和培养策略、地理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设计、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内容解读与落地研究是近五年研究热点。
2.研究思考
总结前文研究结果,以下方面值得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地理核心素养内涵解读。地理核心素养内涵解读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只有在清晰理解其内涵本质的情况下,才能抓住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并将其落地,真正渗透到地理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地理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对各地理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和理解尚待进一步深入,同时,此方面的研究将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
(2)各相关领域的合作创新。首先,应加强高等院校与中学、教研中心的合作,高校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合作能够推进地理核心素养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其次,应加强初高中学段合作,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两学段的衔接合作能够促进培养过程的一贯性与系统化;最后,应加强学科间合作,其他学科与地理相融合的综合实践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与全面发展,多学科交叉的研学旅行路线和教学设计是可探讨的途径之一。
(3)地理核心素养评价研究。如何确定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现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确定了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将其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水平,但一线教师需通过何种表现或途径确定学生已有素养水平,或者如何用量化标准评价学生素养水平,此类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4)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地理教师是地理课程实施的主导者和关键角色,要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教师素养能力提升了,其示范作用才能体现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素养发展的引导者。新时期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如何进行地理教师素养的培养等相关问题有待展开研究。▲
*资助项目: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区域发展需求的卓越中学地理教师培养研究”;2018年六盘水师范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水平测评研究”(LPSSYLPY201802)。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中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人民教育,2016(19):14-16.
[2] 林培英,张冬梅.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16(03):4-6.
[3] 刘奕杉,王玉琳,李明鑫.词频分析法中高频词阈值界定方法适用性的实证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09):42-49.
[4] 李锋.基于核心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兼论共词聚类分析的不足[J].情报科学,2017,35(08):68-71,78.
[5] 张晗,王晓瑜,崔雷.共词分析法与文献被引次数结合研究专题领域的发展态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03):378-380,426.
[6] 牛超,刘玉振.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16(04):48-51.
[7] 吴岱峰.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探讨[J].地理教学,2017(20):27-32,23.
[8] 吴支奎,杨洁.研学旅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4):126-130.
[9] 林培英.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理解(连载二)[J].地理教育,2017(09):4-6.
[10] 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0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6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