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物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与初中物理教學不谋而合。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地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及时地进行创新和完善,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仍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和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得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其次,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往往将教学设计得过于紧凑,使得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单一,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的,对此,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可充分地借助微课,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制作8~10分钟的微视频,从而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师可将生活中常见的相互作用的力制作成Flash动画,让学生进行观看,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边学习边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创设具有探究氛围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对此,教师需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快速地为学生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的乐趣,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汽化与液化”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冬天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会蒙上一层雾;水烧开的时候上方会产生水雾;洗完的衣服会慢慢地变干等,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思考,从而能快速地发现现象中的异同,了解其内在的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借助实验激发学生的想象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物理实验的演示和操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并通过验证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使学生爱上物理。例如:在教学“测量物质的密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和仪器的使用,明白实验操作流程,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并进行联想,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在学生思考并讨论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排水法、饱和法、压入法等进行物质密度的测量。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有效地掌握了更多的方法,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坚持,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及时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物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飞.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J].名师在线,2018(33):79-80.
[2]赵东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8(10):119.
[3]张春生.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43,48.
编辑 李 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7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