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学生每天都能接收到很多的阅读信息。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好这些阅读片段, 无法将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桥梁。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重点部分,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水平, 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去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结合
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和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语文知识的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受多方因素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读写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融合。
一、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与写作脱节
阅读与写作教学脱节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教师对阅读或者写作的片面强调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觉,在学习中有所偏重,从而导致阅读能力或者写作能力偏低的问题出现。在写作训练当中,由于学生缺乏坚实的阅读基础,容易导致写作内容空洞乏味的現象。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未能有效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作文与名篇进行对比,容易导致阅读的目的性较低,学生无法充分领略文章的内在魅力。
(二)写作教学效率较低
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其生活经历、阅读范围和思维活跃性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的效果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高中生对写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其作文质量不高。写作训练成了学生获取语文测试高分的一种手段,未能将其视为提升自我素养的关键途径,导致写作教学遇到重重阻碍。
二、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强化语言构建与运用训练
发挥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强化语言构建和运用训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平台,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并在学生讨论之后及时予以精准指导和评价。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恰逢学生告别初中、初入高中的时期,而《再别康桥》表达的就是诗人回到自己母校时的内心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再回母校”“告别母校”为话题展开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对初中师长和同窗的不舍心情、对初中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对高中生活的憧憬。结合文本阅读教学内容开展写作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即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二)课外拓展中融入读写结合元素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仅从教材入手是不够的,还应该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更广泛的学习。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兰亭集序》这篇课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仅仅从课堂教学入手仅讲解“集会”的内容,便会使课堂教学在内容上过于单一。但如果教师能够从作者入手,结合王羲之的书法和王羲之的奇闻逸事进行教学内容拓展,就能够使学生更加立体地感知《兰亭集序》。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情节,融入“王右军爱鹅”的洒脱性格,融入“王羲之岳父郗鉴选婿”的趣事,不仅可以使阅读教学更具趣味性,也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王羲之的性格。而对于“畅叙幽情”“临文嗟悼”等话题,也可以鼓励学生对此展开想象和描述,写作情景对话,提升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加深对生命问题的感悟。又如在完成《鸿门宴》的阅读学习之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人物,如项羽、刘邦、樊哙等,以写作的形式进行性格分析、人物评价,在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融入读写结合元素
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的素养真正“亮”出来。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专题朗读比赛,甚至可以模仿“兰亭集会”的样式,以“流觞曲水”的方式鼓励学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诗歌朗读。还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各种诗歌,将诗歌写作与节日文化结合起来,加深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情。学习了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设计模仿散文优美语句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走入大自然,多多观察、多多体验,在游园、徒步等多样活动中,以“校园的秋”“这里的风景”等为主题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运用的迁移能力以及感受美的能力。
读写结合的方法在课堂实施中,需要教师发挥无穷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会读会写,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建立起来了,才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写作也是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读写有效结合的课堂中,学生真正地去思考,敢于创新,在阅读和写作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熠熠生辉。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奔涌而今仍不衰竭,需要学生去继承、去传承,做优秀中华文化的继承人,这也是读写结合在新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读写结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陈达姗.新课程研究.2019(07)
[2]高中语文读写整合教学的实验研究[J].李雅娟.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