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任雪园

  摘要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模式产生工作范围扩大化、工作组织扁平化、工作内容创新化及工作方式协作化四个方面的变革,变革必然带来智能化生产系统对高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遵循“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单个专业”还是“专业集群”、“浅层合作”还是“深度融合”等问题的持续追问。因此,在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高职教育应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蓄力推动专业群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探寻智能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对策。
  关键词 智能化时代;工作模式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8-0012-06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不断兴起和发展,一个产业形态、生产模式和社会分工体系都在深刻变革的智能化时代悄然到来。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变革转型与智能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这场数据驱动的智能革命已然渗透进了职业教育领域,工业革命以来所建立的教育体系正在急剧过时,旧有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为继,社会转型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推动新时代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首先应厘清智能化时代工作模式的变革特征,进而依据工作模式的变化趋势重新审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存在的现实困境,努力探寻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回应产业需求并引领未来发展的转型对策。
  一、智能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变革特征
  从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视角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带来的三次重大范式转移,这些范式转移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智能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技术逐步提高,生产技术的变革必将带来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进而形成智能化生产系统。所谓智能化生产系统,即一种将生产资源、信息、对象、操作人员紧密结合、高度集成化的生产系统,便于实现大规模柔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系统将打破原有的范式模型,不仅要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及生产结构进行重新定义,更会引发生产实践中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变革。
  (一)工作范围扩大化
  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传统工作模式一般是指劳动者被划分到一定的工作范围,并束缚于一种劳动职能,大部分劳动者只需承担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人的一生被固定在单调的设备操作和枯燥的生产流水线上,使得脑力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成为随时会被机器取代的附属品。而智能化生产系统的启用促使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模式不断调整。一方面,在现有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的基础上,传统工作范围根据岗位的消失或合并而灵活延伸,一位劳动者可以负责整条生产线或整个车间的工作,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范围大大扩充。另一方面,智能化生产过程要求产品生产与客户服务、产品设计与售后追踪全部联通,构成一个以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务为一体的全新系统。在此系统中,技术技能人才要将生产与服务相融合,并直接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正在形成。伴随劳动者工作范围的扩大,旧式分工在智能化生产过程中逐步淡化。正如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考察中曾富有前瞻性地指出,“自动工厂分工的特点,使劳动在这里已经完全丧失了专业的性质。但是,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自动工厂清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随着智能化时代人类劳动分工淡化现象的产生,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兼具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高度复合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工作范围逐步扩大,只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技能人才将面临被机器替代的风险。
  (二)工作组织扁平化
  工作组织的变迁往往被认为是技术扩散、管理创新并不断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在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基础上,必须经由组织和管理创新,最终推进技术系统的变革并催生出全新的产业形态,进而促成社会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回顾并审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自动化企业的工作组织形式,发现世界各国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去技能化垂直集中式工作组织形式,一种是以日本为典型的再技能化扁平分散式工作组织形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工业化结果。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实施了“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的“工业4.0”计划以及英国的“工业2050”等都将目光聚焦于新兴产业和科技领域问,呼吁再技能化的扁平分散式工作组织形式。历史事实证明,在生产技术更为精进的智能化时代,工作组织形式扁平化更适于现代化企业生产。因为智能化生产系统中存在的不可预测性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在具备多样化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运用自身经验和工作能力去应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未知故障和特殊情况。企业通过压缩职能部门、减少管理机构尽可能高效地将决策权延至企业生产、营销的最前沿,从而建立起富有弹性的扁平化生产组织形式。这一形式帮助劳动者从枯燥、繁复、危险的工作中成功解脱,进而转向工作中更精细、更微妙、更需要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的部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工作内容创新化
  随着智能化时代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出现,社会生产与服务越来越表现出個性化、多元化的特征,企业需要依据顾客的独特需求展开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内容随之走向创新化和柔性化。当然,这—工作模式的变革是理性选择也是历史必然,智能化时代的企业竞争除了依靠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更要依赖劳动者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能力的优化提升,工作内容的创新化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但创新本身是极为复杂的,所谓智能化时代企业生产的创新,不仅包括前期设计与研究层面的创新,也包括中期具体操作层面的创新以及后期售后服务方面的创新。技术技能人才需全方位地了解智能化生产系统,在轻松运用各类智能化软件操控生产过程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该系统所需的智能机器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技能,并且要通晓整个生产过程的科学原理,根据仪表仪器的变化判断生产进行的状况,这一系列的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需要劳动者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此看来,在高科技浪潮引领的智能化时代,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操作创新应成为每位技术技能劳动者的工作常态和工作追求,不断提升高素质劳动者的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应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要环节。   (四)工作方式协作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资本的规模化扩张和生产成本的下降,未来社会的生产过程必将呈现无人化、少人化现象,具备感觉、思维和运动要素的智能机器人在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应用将得到大规模拓展。但这绝不意味着未来所有职业会被机器所取代,职业替代和职业补充同时并存。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20年,德国将有71万个岗位消失,同时新增72万个劳动岗位;到2030年,将有146万个岗位消失,同时将产生140万个新岗位。近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正式发布13个新职业。正如莫拉维克悖论所描述的,机器人是速度、精度、力量的完美结合,但很大程度上,它们只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盲目”劳动力,无法完全取代具象的、多样化的、交互性的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职业教育发展开拓了全新的领域。如此看来,社会工作方式将逐步呈现人机协作一体化,未来智能化生产系统中除了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人与机器的交互协作将会日益频繁且深入,人类可借助最为直接的嵌入式或穿戴式智能设备,实现人机合二为一。复杂多变的工作情境下,劳动者的决策、管理以及协作能力将成为工作的关键,人与机器的合作必然要求集理论、技术、智慧于一体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参与及配合。这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转变,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智能化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
  当前,技术创新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而职业教育仍未摆脱“工业化”的印记,以至于有人提出,“我们把机器制造得越来越像人,却把人培养得越来越像机器”。智能化生产系统已然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但面对新的模式,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和能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培养出引领智能化发展的高度复合型人才,传统模式亟需转型。从当前发展实际来看,我国面向智能化時代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面临着若干问题。
  (一)“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中工作模式的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组织扁平化以及工作方式协作化要求单一生产线上的劳动者转变为具备合作交流、逻辑思维、不断创新、灵活应变等多种能力的高度复合型人才,成为能够兼具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担当多重身份的生产者、管理者甚至决策者。然而,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改革开放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仍被以高度专业化和分工化为特征的、以培养“一技之长”和专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所制约,以至于传统职业院校无法培养出符合智能化生产系统需求的高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归根结底,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一,深受“重技轻人”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教育过于注重学生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却忽视能力素养和个性品质的提升,人才培养的结果必然是造成现代劳动力缺口的进一步扩大。第二,人类较之智能机器的优势在于其情感、创新和精神的完美融合,而多数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出现偏差,未能关注到学生职业情感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并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由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充斥着“工具主义”特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育普遍缺失人本主义关注与关怀。面对智能化时代多变的工作模式和严峻的就业趋势,高职教育应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尽力突破线性思维,既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应为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单个专业”还是“专业集群”
  智能化时代,工作范围扩大化、工作内容创新化,智能化生产系统越来越需要既具备相关工业领域与软件领域的理论知识,还掌握技术技能的应用并且能够胜任智能化设备的检测、维修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诉求下,以集群思维整体布局专业结构体系,积极促进教育资源的顶层设计、系统开发、综合应用,形成集聚效应,已成为新时期专业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当前劳动者要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与需求,亟需高等职业教育依据产业结构的升级驱动专业设置的调整,根据工作模式的变革实现专业结构的集约化发展。但事实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大而全”的封闭、落后思想逐渐显现,阻碍了专业群理念在智能化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各环节同其他专业整合发展的优势体现,更无法凝聚政府、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强大力量。首先,高职院校单个专业建设“小、弱、散”的特征未能形成专业领域的协调发展,无形之中削弱了专业集聚的优势,使得高职教育在智能化生产中技术研发和服务推广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其次,专业设置未能紧跟产业调整和岗位变迁的发展趋势,新兴产业和职业的涌现所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缺少相应的专业培养支撑,更暴露了单个专业建设的弊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依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围绕区域智能化生产产业链的发展积极组建逻辑合理、内在吻合的专业群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值得深思的重要内容。
  (三)“浅层合作”还是“深度融合”
  依据智能化时代工作模式的变革特征,当前高职院校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更需要具有设计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创新人才,以及具备高端操作能力和判断决策能力的技术人才,而上述人才的培养亟需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多重优势的现代学徒制成为智能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如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中展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与职业院校建立起融洽的深度合作关系,学生参与生产服务的每个流程、与企业师傅建立起稳定的师徒关系,学生就可能实现触手可及的实践和随时随地的沟通,就可能促进问题解决、分析评判、创新应变和情感理解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现实表明,我国人才培养方式过于依赖学校职业教育,虽然国家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但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政策不完善。有关现代学徒制的政策依附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文件,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实施过程缺乏正规的管理、监督和评价制度,标准建立、学分认证、实践考核等体制机制缺少有力支撑。其次,现代学徒制推行过程中存在着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社会认同度不高、行业组织治理职能未彰显等问题。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出现说明政府、学校、企业、学校教师、企业师傅以及学生和家长等各方利益群体未做好充分的思想与行动准备,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有待进一步被重视和宣传。   三、智能化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对策
  在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与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刻,为适应当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大趋势,培育一批能够适应、应用和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高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刻不容缓。
  (一)从守旧到革新: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发一场社会分工的巨大调整,以至于学者们预测未来人类大部分工作可能会被智能机器所取代。正如“控制论之父”维纳指出的:“我们是如此彻底地改造了我们的环境,以至于我们现在必须改造自己,才能在这个新环境中生存下去”。然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未能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这种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工作模式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亟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第一,中央、省级政府以及地方行政部门应当统一思想,加大宣传,打破高等职业教育传统功利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的人”为目标,这一目标使得职业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尤为突出而人学价值特性逐步缺失,显然无法适应智能化时代的社会需求。因此,政府部门应适时调整方针政策,引导高职教育合理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知行创合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第二,行业企业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采集、高速传输、集成共享和精准分析的智能服务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网络招聘平台、校园招聘会以及新闻发布会等多种途径向政府部门和高职院校反馈最新人才需求信息,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的更新提供可靠数据与市场支持。第三,高职院校应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一个国家要培育适应和引领智能化发展的人才,应把人的社会性和情感教育置于应对新工业革命的高度,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四种胜任力,以及好奇心、首创精神、坚毅、适应力、领导力、社会文化意识等六种个性品质。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应市场需求,最终回归教育本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重构、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实施新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
  (二)从松散到集聚:蓄力推动专业群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逐步融合催生了新的產业形态,产业集群化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模式应运而出,科学构建专业群不仅能够紧扣特定区域内产业链发展,实现优势资源的集聚和共享,还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逐步消除人为性的知识壁垒导致的人力资本结构性矛盾。与单个专业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集群建设展示出了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和特色化,符合智能化生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虽有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但是未能准确对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智能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高职院校要精准对接智能化生产系统,彰显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贡献度,努力形成柔性的专业建设机制,蓄力推动专业群建设。第一,依托政校企合作平台,正确定位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应通过产教融合平台,结合学校独特优势,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改变当前单个专业各自为政、松散建设的局面,认清以核心专业为引领、若干专业融合发展的专业群建设优势。第二,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引领专业群特色发展。高职院校应关停、改造与专业集群关联不大的传统专业,申报和建设新兴技术专业,盘活专业潜力,凝练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与产业集群密切联系并且有特色的专业集群。第三,关注产业变革的技术升级,提升专业群共享效益。高职院校应重视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技术变革,形成专业发展与技术提升同频共振的模式,推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各专业的资源共享、协同合作。
  (三)从参与到融入: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工作模式的不断变革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极高的敏锐度和极强的反应力,然而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较为固定,其灵活性难以适应智能化生产系统随时发展变化的人才需求。为了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完美结合,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有机链接,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吸引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全过程。第一,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一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全方位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包括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教材修订等环节,推动校企双方的不同需求和谐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二要激发和支持企业行业联合高职院校共建共享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教融合的育人效果。第二,构建产教融合信息平台。通过技术平台建设收集产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各类数据,为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提供参考,实现各主体之间宏观与微观、正式与非正式层面的全方位信息互动。利用及时、系统的信息沟通渠道收集区域产业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基本数据,定期发布相关报告与预警信息,实现产教系统全天候的信息流动与开放。第三,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主要形式,现代学徒制亟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一要完善相关制度设计,明晰各利益主体的责、权、利。例如企业利益保障制度、企业师傅制度、学徒升学制度和双主体安全责任划分等制度的建立需提上日程。二要建立科学系统的专业教学标准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认证体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应摆脱以往教学大纲框架,明确区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不同培养标准,职业能力认证体系的建立应以激发学徒积极性为目的,客观评价学徒在实际岗位中的素质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1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