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海燕
摘 要: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发觉数学知识中隐藏的魅力。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认清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知晓核心素养的三大组成部分,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教师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延续性,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展开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基础不牢固
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给与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导致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数学的基础知识,部分教师为了赶进度,会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或将学习的部分转移到作业的部分,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比如,在“分数混合运算”中,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及“分数”的基本知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依然存在算式转换错误、优先级模糊等问题,无法进行知识的迁移,导致学生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缺乏知识学习的基础,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二)学习方法有误区
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需要覆盖班级内的大多数人,部分学困生和优等生排斥在教学之外,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相关技能。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习的技能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方法具有指示作用,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所用,教学方法进入误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测量”中,教师讲述的大多为测量的方法,教学活动没有付诸实践,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测量方式,导致学生没有对准刻度,单位换算出现问题,在考试中回答错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负面效果。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监督,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不专心的情况,甚至出现厌学心理,教师需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学不进去的原因,有的是旧知识学习存在问题,有的是家庭出现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改正。比如,在“认识分数”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回顾“乘与除”的有关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
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原则
(一)人文性原则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遵循“人文主义”的思想,符合学生的个性与特征,结合学生的身心状态,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师要重视显性和隐形的教育引导,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或将教学信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起点与终点。比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明确时间的观察方式,还要传递守时的观念,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列出日程表。学生在图表的绘制中,可以对自己的日程进行合理规划,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进行连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发展性原则
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应用“科学发展”的原理,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教师的教学,需要满足现实需求,如提升学生的考试得分,还要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如数学的实际应用,对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支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在“比的认识”中,教师可以讲述“比的认识”的实用性,如结合“比例”的知识,使用小木棍的方式,从两个影子的长度及木棍高度出发,测算古塔的高度,帮助学生意识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形式,巩固学生的数学思想。
(三)科学性原则
小学数学强调应用性,鼓励将知识具象化,能够随着学生的身心发育而成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利用客觀规律,实现核心素养的科学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如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抽象问题具象化,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比如,在“长方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寻找立方体的模型,之后转化为图形的绘制,理解虚线的应用方式,最后,进行图形的变化与重组,以长方体中的某一条边为基准,进行图形的有效拆分。教师在锻炼学生空间意识的过程中,需要逐步进行推导。
(四)基础性原则
数学与语文一样,属于基础性学科,不仅是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高等数学的基础,还是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小学数学的基础性,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采用提出目标的方式,鼓励学生完善自我,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图形的拆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复杂的多边形,拆分为若干个长方形和三角形,降低计算面积的难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将图形进行演变,或在图形外绘制辅助线,进行数据间的有效换算。
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创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数学的概念出发,优化教学的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在舒适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缺乏对于教学情境的重视,导致学生不够活跃,缺少学习热情。在教师没有点名的情况下,学生无法进行高效的思考。教师需要善于提问,并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教师营造教学情境的基础,需要保持学生与教师间人格上的平等。 比如,在“圆柱与圆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求出计算公式。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导入,让学生理解圆柱与圆锥的具体形状,之后让学生对圆柱与圆锥进行拆分,如将圆柱分为两个圆与一个长方形,将圆锥分为一个圆及一个扇形。在学生拆分完毕后,可以对问题做进一步處理,结合“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求解出圆柱与圆锥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绘制出立体的图形,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求解出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理论联系生活,鼓励提出疑问
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联系生活的方法,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应用题中,经常能够见到生活中的问题,如“分苹果”“算身高差”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测量一条河的宽度,需要用到“比例”的有关知识,计算“停车场汽车的数量”,可以用到乘法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提出奇思妙想,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满足的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提升学习效果。
比如,在“认识方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计算。教师可以设置“分苹果”的问题,如“有100个人与140个苹果,大人每1人分3个苹果,小孩每1人分1个苹果。问:大人、小孩各有多少人?”。学生可以使用方程进行计算,得出小孩80人,大人20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鸡兔同笼”的思想,将大人、小孩分别看作鸡和兔,将苹果看作腿,转换学生的计算方法,开拓学生的思想。
(三)开展小组合作,优化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小组合作的应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进步,提升自主解题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问题可以是有意识的设置悬念,也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倾听学生的讨论方向,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开放思想,优化学生的分析能力。
比如,在“千克、克、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重量,并进行物品间重量的计算。有的学生负责称重,有的学生负责运算,题目问题多种多样,如“求两个物品间的重量差”“求在一定重量下放置物品的方法”。在分工合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组员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开拓创新,让数学与实践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理论联系生活、开展小组合作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卫华.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刍议[J].教学时空,2019,6(27):40-41.
[2]姜春华.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6(22):85-86.
[3]解红艳.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2):31-32.
[4]葛玉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8,10(35):65-66.
[5]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2019,6(34):112-113.
[6]鲍海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J].实践与反思,2019,4(26):55-56.
[7]宋海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学天地,2019,2(7):32-33.
[8]胡延宝.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8,12(30):95-96.
作者简介:
高海燕,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滨河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5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