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深化,教学的中心任务由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变成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也必须重新审视学科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和方向做出定位,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化学是一门蕴含丰富变化的学科,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充满新奇和乐趣,本应该是学生最喜欢的课,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发现,高中学生大多不喜欢化学,或者是学不好化学,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教学是有关系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思路、改变方法、灵活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因此,怎么教?教什么?就成了教师的重点课题。
一、 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强制教学导致学生兴趣缺失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满足考试的需求,习惯于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所有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全程进行讲解,学生一边被动听讲,一边抄笔记,下课进行强制记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基础好、思维水平强的学生,还能在记笔记的同时听懂老师在讲什么,但是基础弱一些的学生,在课上很难听懂,完全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发言的机会少,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习惯,遇到问题的时候懒得去分析,就等着教师上课讲。这样的强制性被动教学,使学生一直处在机械的状态下,体会不到化学中存在的乐趣,对于化学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学习上自然没有进步,这就和我们经常说的“牛不喝水强按头”是一样的。
(二)高考制度的影响
由于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课业压力非常重,虽然现在我国大力推广素質教育,但高考在很大一方面还是要看考试成绩的,因此,教师往往会将化学课程中的实验部分进行删减,减少化学操作的课程安排,注重对于理论和概念的教学,使得大量“高分低能”的情况出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通过文字描述产生联想,对于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结果等,没有深刻的认识,很容易将有相似特点的反应式或者实验现象记错,并且始终更正不过来,而教师在此时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来放松心情,也很少有时间制定计划,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导致学生落下的内容越来越多,积压在一起,使学生更加不喜欢化学,从此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三)教师的方法不正确
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也会进行提问,但是由于课堂时间实在有限,所以提问的时候都是随便提出一个问题,找水平中上的学生回答,或者是全班一起说完答案就过去了,这个和学生交流的初衷是好的,但方式不正确,没有进行合理的课程计划和安排,所以最终的情况就是“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有的教师尝试在课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却没有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看个视频,或者是把自己的板书做成PPT进行播放,在本质上和传统的教学并没有区别,反而是浪费了时间做课件,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情况,还有的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都是选择刚讲完的课程,以此来应对公开课评比和教学检查,检查或者比赛一结束,马上恢复原样。另外,现在的教师对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普遍不重视,而是习惯于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用“题海战术”“押题”等方式来应对考试,使学生的课业压力增加,身心疲惫。
二、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简述
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内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对于物质变化的认知、对于观念思想的形成、对于化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感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要求学生能从不同的层次,全面地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认识,并且能够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能够对物质从元素、原子、分子水平等方面认识其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深刻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够把宏观和微观的视角相结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要求学生能够明确物质是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明白“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任何变化都是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的,充分认识到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的过程,就是化学变化的本质,正确认识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限度和速率,并可以进行调控的,能从多个角度,全面动态地对化学变化进行分析、推理、调查,并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要求学生具有客观求实的意识,能够在尊重证据的基础上,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相关的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科学的分析推理进行证实或证伪,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建立证据、观点和结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白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以及相互关系进行正确认识,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对化学现象进行解释,使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得到揭示。
(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是对事物进行科学解释、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够根据问题和假设,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使用推理、调查、化学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具有乐于探究、敢于质疑、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忠于科学的精神。
(五)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要求学生具有安全意识,知道如何在实践中保护自己,并且有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崇尚真理、探索未知的信念,深刻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身体力行的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休闲方式,能够对社会热点问题中,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一)使用“微课”,帮助学生预习和巩固知识
将“微课”引入高中化学,是有很多好处的。微课就是使用微视频,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除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将它使用在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上,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节约课堂时间,方便教师进行更有价值的教学安排。举个例子,我们在学习金属的有关内容时,教室可以提前做好课前、课中、课后所需要的微视频,在上课前一天把预习视频发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了解上课要讲解的内容,可以自己提前做笔记,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等,在课上倾听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尤其是学困生的完成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把彼此的意见和收获进行分享和论证,在这个阶段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疑问进行全班探讨,对于学生始终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下课之后,将课后视频发给学生进行复习,在视频中突出本课的关键内容,进行例题讲解,并布置相应的训练任务,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巩固。
(二)增加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中,实验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示物质的变化过程和结果等,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他们和化学之间的纽带。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化学之所以学不好,并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学习太过枯燥,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不愿意主动去了解,所以无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甚至于对物质变化没有准确的认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实验操作课程的安排,最合理的就是一课一做,不要都积累在一起等着,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难度都不大,所用时间也比较短,在使用微课等新形式进行教学之后,完全可以在课上完成。对于另外一些因为变化条件苛刻、有危险性、对操作精准度要求过高的实验,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比如说一些气体爆炸实验等,既保证了课堂安全,又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模型認知感。
(三)创新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高考本身的独特性,所以教师和家长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讲得不够细致、不够明白,往往一节课整个黑板擦了写写了擦,能写满好几次,但是实际上,学生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硬塞”是没有用的。因此,在教学上必须加快课堂改革,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之中,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养成敢质疑、敢提问、敢假设的精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散养”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提醒学生化学变化存在的危险性,让学生有深刻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引导并帮助学生思考:我的假设是否合理?如何证明?有哪些证据可以用于推理?形成一条完整的思维链,并进行积极的探究。另外,高中化学的教学应该建立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教学的结果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举个例子,在教学《化肥和农药》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探讨对于土地的长期影响,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实用性,在教学《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后,通过交流身边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让学生形成低碳生活的观念,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是没有绝对固定的方法的,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观念,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思考、分析、研究,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媛,田靖,孙萌,陈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以“乙醇”教学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482(22):25-27.
[2]范金雪.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核心概念教学策略分析:以“化学平衡”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9(29):159.
[3]余文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材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基于鲁科版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27):172.
作者简介:
寇晓锋,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0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