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日常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阐述了人地协调观的概念,提出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意义,充分收集科学发展观在生活中的实际体现,畅想何种做法才能真正做到人地协调等方式,希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这一思想理论。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教学;渗透方式;可持续发展
引言: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系统庞大,具有复杂的科学体系。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人文地理最突出的理念——人地协调观,明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一、人地协调观概述
人地协调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自从人类出现开始,这一关系就已经客观存在。人类数量极少和生产力低下的早期社会,人类的生存只能依靠大自然的给予,这种模式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不断探索和积累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利用环境甚至驱使环境不断满足自身利益,能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于是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滥砍滥伐、大量制造污染,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工业生产虽然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却也使自然环境超出了自我调整的界限,酸雨、暖冬、冰川融化、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极端现象的出现使人类终于意识到,不能对大自然予取予夺,应该保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保护物种多样性,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二、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一)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意义。如在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这一章节中,根据定义可知,低层大气是由干燥、洁净的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云、雨产生的必要条件)组成。此即为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空气”。除此之外,低层大气还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具体可分为三类:第一,吸收作用,其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第二,反射作用,云层积累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可以有效降低温度;第三,散射作用,针对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从而使晴朗的天空显得蔚蓝。但随着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增加,世界各地的“蓝天”越来越少,污染物中的固体颗粒,特别是近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PM2.5融入进低层大气中,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让不少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除此之外,大量硫化物不仅污染了水源,四散在空气中,形成了酸雨,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上述情况是地球上已经出现的现象,还有人们感受不到却已经真实发生的,比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破坏臭氧层,导致大气对光的削弱程度下降,气温持续升高致使地球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如果不加以控制,对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人地协调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1]。
(二)充分收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体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收集可持续发展观在生活中的实际体现,进而提升思想高度。如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章节介绍了农业生产与畜牧业养殖等相关知识。曾几何时,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扩大养殖规模,人类大量砍伐树木,改成耕地;不加节制地提高牛、羊群数量,使天然牧场的自我调节功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超负荷的情况下,土地开始大面积荒漠化,接踵而来的是极端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庆幸的是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万众齐心的努力下,环境改善工作已经初显成效。比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时至今日,从新疆到黑龙江的广阔地域内累积建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根本性治理,以辽宁、吉林为代表的七个省份彻底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经过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两大沙地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20.4%和29.1%,不仅实现了土地沙漠化逆转,还极大地丰富了物种多样性,科尔沁出产的牛肉如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上述事例能够充分说明人地协调观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们还应该深入思考,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够真正做到人与地和谐发展。2019年,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面对世界各国领导人喊出了“How dare you”,表明她保护环境的决心,然而,只凭借几句抗议和不断的罢工,究竟能够对环境保护起到多少作用?与此同时,在国内,很多人默默无闻地植树造林,数十年间累积植树量超过数十万株,宁夏等地祖孫三代坚守林地的感人事迹比比皆是。通过卫星在太空中俯视地球,可以看到中国多地的绿化程度显著增加,因此,,教师应该教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最终实现个人追求与优美环境的“协调”[2]。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思想日趋完善,知识储备也已经具备了一定厚度,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念,从而开拓思维,用更加深远的实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学有所成之后为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强,姜从琼.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渗透[J].地理教育,2019(S2):58-59.
[2]朱宗伟.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155-1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