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代会计学本科专业建设特色比较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时代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年来,各高校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就专业建设特色做了许多有益探索。通过调查全国80多所开设会计专业不同类型的高校、分别就重点高校、普通高校以及民营高校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新时代会计专业特色建设做一个梳理,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会计学专业;专业建设特色
  [基金项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研究(JY2018125)
  [作者简介] 李来儿(1964—),男,博士,硕士生导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9-0341-03    [收稿日期] 2020-01-14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在所有高校中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有614所,占普通高等学校的20.77%。本文通过调查全国80多所开设会计专业的不同类型的高校,以期对新时代会计专业特色建设做一个梳理,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一、专业特色的概念与内涵
  专业特色是指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或某一方面有区别于同类专业人才的独特特质。一般认为,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应该包含三层含义:即特殊性、优异性和独创性。所谓专业特色,是指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明显区别于其他同类专业培养的人才。
  二、重点高校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一般特点
  1.强调培养研究型、复合型会计人才。该类学校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会计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品行操守,能适应各类企业的工作需求。如,清华大学以博士教育为龙头,推动学术研究活动和学科建设,培养不同层次既懂中国国情又通晓世界潮流的新一代会计实务和学术人才;西南交大围绕学校使命与愿景,形成“厚基础、宽口径、重实务、强数理、通中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轨道交通优势,构建多层次、体现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西南财经大学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浙江大学培养适应各类政府机关、金融监管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所需要的、既通晓中国会计审计实践、又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价值创造型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中央财经大学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审计工作、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2.把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当作培养的重点。该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对实务背后的理论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的主动性,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下一步深入学习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如,上海财经大学提倡“慎思明辨、敢为人先”的学术精神,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跨学科、跨地区的合作研究,精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
  3.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例如:四川大学、南昌大学等在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按管理类大类招生进校,大学一年级上学期不分专业,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专业分流。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阶段注重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学科基础培养。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国际贸易与金融、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和商法等融入培养方案中,使得学生具有宽厚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基础,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技能的高层次人才。
  三、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一般特点
  1.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會计人才。这类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多样化,适应信息化发展,强化涉外方向,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核心,培养兼具创新型的应用型会计从业人才,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环境和岗位需求。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将专业理论教育与创新性的课外实践教育结合特色强化学生的会计理论思维与实践的对接;江西农业大学提倡“宽口径、厚基础、重实务”;河南师范大学打造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模式,突出地方性院校特征,依托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发挥师范院校优势;江西财经大学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了课程实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沈阳科技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有比较成形的实验课——“会计制度设计与实务”模拟实验;有基本稳定的实习基地。与相关的代账公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建立了联系,理论素养与能力锻炼并重;河南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形成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三结合”教育模式,全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四平台一环节”课程体系;河南科技大学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托地域优势,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展专业导师和年级导师“双导师制”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辽宁理工学院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东华理工大学坚持产学研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江西师范大学积极构建“实战实用”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九江学院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外教育与学生管理等方面推动学生参加各类各级职业资质考试,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2.体现学校优势学科及行业特色,培养对口人才。例如江西师范大学面向行业,尤其是面向金融行业紧密结合金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需求特征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江西农业大学发挥涉农优势,突出涉农特色,会计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在农业生产及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办学优势这一特点,以培养涉农会计人才为特色,满足现代农业企业及涉农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河南师范大学突出地方性院校特征,依托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发挥师范院校优势;河南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形成了学生培养体系完善,教学研究体系科学,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具备复合应用型、国际化、创新型等多维度的综合素质,立足焦作、服务河南和面向全国的会计学专业办学定位,具有显著的办学特色。华东交通大学依托其工程背景、交通特色,课程体系及实习紧紧围绕“工程”“铁路”“交通”展开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工程”和“铁路”的经历,培养目标定位于“工程”背景和“铁路”与“交通”领域的专业会计人才。江西理工大学依托在有色冶金行业领域的办学优势,会计学专业突出了有色冶金行业会计特色,为有色金属行业输送人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将会计与企业管控及法学结合特色,强化会计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与法律的结合,拓展学生思维,置于大背景之下来看待和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中原工学院会计学专业特色定位为“税务会计及纳税筹划”,会计学专业培养“具备扎实会计理论基础、拥有税务管理特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突出税务管理、纳税筹划方向,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郑州轻工业学院以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并能提升学生专业胜任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特色;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确立了“培养拥有航空背景和工科知识的资格化、国际化、卓越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形成了通过嵌入国际执业资格教育课程,实现学历教育和执业资格认证教育并行的专业培养;通过引入国家“卓越计划”教育理念,推行管理类3+1卓越化教育模式的专业特色。
  3.注重扩展学生国际化视野、走国际化办学之路。该类高校要求学生掌握国际方面的会计专业知识,了解国际会计最先进研究成果,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部分学校如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師范大学等,开设国际会计、ACCA以及CIMA等涉外方向专业课程,建立双语课程授课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数据显示,全国在会计学专业中仅开设ACCA方向的高校已经超过100多所,且探索出了多种多样的办学模式。如,华东交通大学注重“国际化+职业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办国际会计、ACCA、CMA专业方向培养国际化、职业化人才;与国外十多所学校联合办学,与国内四十几家企业签订实习协议、聘请校外导师,合作培养学生;江西财经大学突出国际化视野非涉外专业开设众多双语课程和国际会计课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化教育特色,引进国外原版专业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思维,培养学生国际性的专业视野。
  四、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的一般特点
  1.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立足本地发展。该类院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紧紧把握会计人才培养的地方应用性特征,面向基层和中小企业,实施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突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重能力、强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构建了“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中小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会计专门人才,逐步形成了本专业的特色;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依托母体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已经建立的优质课程资源、优质师资资源和优质教材资源、充分使用自有师资力量和外聘实务专业人才等,培养服务于全国经济发展和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兼具创新型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通过多模块分方向的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注重专业技能训练,构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定位,适应会计人才培养的地方应用性特征,面向基层和中小企业,实施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定位于“高素质、强应用”人才培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主要是为工业、商业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通过会计模拟实验课的设置,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增强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会计专题讲座介绍会计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使学生能够不断吸收新知识,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沈阳城市学院会计专业践行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景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建立“课堂—实验室—企业单位”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双主体、深合作”,推进行业合作培养机制改革。
  2.遵循“证书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该类院校实行课证融合,将财会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科目纳入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形成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鼓励学生争取“一生多证”,以提高社会竞争能力。如,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构建了“理论+模块”“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实行弹性学制,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以职业资格考试为抓手,强化学生的专业拓展培养;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遵循“校企结合、证书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
  3.服务面向明确,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该类院校旨在培养掌握现代会计理论,精通现代会计核算方法,既能熟练进行手工会计账务处理,又能熟练操作各类财务软件,熟悉各种纳税申报、银行结算等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旨在培养掌握现代会计理论,精通现代会计核算方法,既能熟练进行手工会计账务处理,又能熟练操作各类财务软件,熟悉各种纳税申报、银行结算等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小微企业和农商经济两个重点研究所。   五、新时代会计专业特色建設的启示
  1.专业特色建设要符合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过去几年,我国会计工作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会计标准体系建设、会计人才建设、注册会计师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会计人才建设同日益提高的高端人才需求相比仍有差距,如会计人员整体数量大、但高端复合型人才少,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仍较为单一等。
  2.专业特色建设要服从于学校的总体定位。办学定位是办好一所高校必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校办学定位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又要考虑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还要考虑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对高校办学的新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分工与协调。
  3.专业特色建设要尽可能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学科是以探索未知领域为目的,而专业是以满足职业和社会分工需求为目的,二者联系紧密,有相互支撑的作用。高校优势学科专业一般具有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完备的物质技术基础、良好的运行机制并做出重要的社会贡献。
  4.专业特色建设要有系统化长远化的规划设计。一般来说,专业建设的规划设计可分为战略性规划设计和执行性规划两个部分。战略性规划设计是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规划设计,主要考虑影响专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专业发展趋势,并制定出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关键任务和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李志河.试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
  [2]汪新,吴新民,吴国志.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5(2):61-63.
  [3]钟秉林.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教育研究,2013(7).
  [4]张炳生.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5]张灵,禹厅才,张俊平.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09).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in the New Era
  LI Lai-er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engdu, Sichuan 610025, China)
  Abstract:The new era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accounting talents in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ver the yea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made many beneficial explora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the training of accounting undergraduate talents. By investigat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more than 80 accounting majors in the countr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key universities, ordinary colleges and private colleges respectively, with a view to combing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the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the new era an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new era; accounting; characteristic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9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