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的视角下,针对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教育部提出了需要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要求,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使其教学方法发生转变,而且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使用可以在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巨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一、 前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整体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把控,而且思维导图还可以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发散性,进而可以让学生的大脑更好地去接收和存储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下文主要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所体现的具体作用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实践策略,希望对相关工作者能有所帮助。
  二、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工具,它是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利器”,可以将自身抽象思维以及具象思维有效地进行结合。在表现形式上,思维通常都是以网状结构或者图解形式进行体现,具有储存、组织、完善优化、信息输送等特点,它是人类大脑实现发散性思考的一种方式,通过图片、色彩、线条等元素的有效结合,使得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地体现出来,进而方便于人们进行有效的记忆,在强化自身思维水平的同时,完善人类的实际行为。
  三、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一)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的创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经验相对匮乏,在思维上面也体现出很强的直观性,因为形象思维是最主要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当学生对那些概念性、抽象性体现较强的文章或者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然而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融入则可以让那些知识进行可视化地体现,通过色彩、图片、符号等方式的有效连接,将网络结构框架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会没有那么吃力。
  (二)体现多维强化,进一步稳固记忆能力
  对于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以一个中心词为基点,然后通过一个个文章内容中的关键词与中心词进行连接,最后再进行“无限”的拓展和扩散。在文章中,通常这些关键词和中心词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文章内容的体现较为烦琐、复杂和抽象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概念性,所以才会出现学生在进行语文学科学习中感到“吃力”的情况。然而,针对这个问题,思维导图则可以通过与多媒体动画等形式的有效结合,对想要体现的学习资源进行多维强化,并进行有效连接,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主旨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认识和理解。
  四、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一)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强化学生抽象思维
  教师在授课前需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来将本节课程的相关内容提前进行一定程度的整理与归纳。在学生预习训练中有效体现思维导图,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以外,还可以对学生思维导图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例如,教师在对《太阳》这节课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以后,让学生使用纸和笔来对《太阳》这节课所体现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期间,老师可以先针对文章内容,提出几个方向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如,让学生针对太阳体现出的三个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实际关系这两个方向来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学生需要将文章进行多个层次的划分,根据各个层次所体现出不同内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关键词,进而在思维导图中进行有效的体现,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整个文章进行拆分,通过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提炼,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之中,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进行学习,在这期间学生只是体现出对相应知识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未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长时间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对学生思维水平的有效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本就具有很强的想象力,所以非常愿意去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和挖掘。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住学生的这一个特性,让学生在确定自己探索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阅读,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强化”学生抽象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通过思维导图直观性的体现,促进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思维导图,其优势就体现于它可以改变单一文字的表现形式,除了体现文字以外,还可以与图片、符号、线条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融合。思维导图不单单可以直观地体现出对应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可以在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增添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程度,对于促进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非常有帮助。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构建的时候,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而且通过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思维的启发、知识点的认知与体会、文章感情主旨的升华等多個方面进行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有效支持,将文章内容与动画紧密结合,并配上适合的音乐旋律,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将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知识点以及涉及的重点内容,通过一个个关键词的有效连接来进行思维导图的体现,如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等等,通过这些“点”,由点到面帮助学生将相对抽象知识点变得更为具象化,最后通过“大树”的结构形式进行完美展现,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做到一目了然,进而更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有助于自身实现第二次记忆。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养成群文阅读的习惯。   (三)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增强学生语文知识复习的效果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需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主题复习,教师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有效使用,可以侧面引导学生对于相关主题内容进行自主性的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对相应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其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则可以进行标注和记录,当学生进行复习的时候,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进行记忆和学习,进而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将相和》这篇文章的复习课程中,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这篇文章,对于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肯定也比较熟悉,作为老师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则可以通过图片体现的那样,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上台对文章内容的实际讲解。与此同时,老师也需要给予学生一些提示或者一些要求,如:“文章一共体现了哪几个故事?将相和中的和实际体现出什么样含义?通过分析藺相如这个人物,他有哪些特点与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等等。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通过有效的思考和探索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在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复习的同时,还可以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只有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在学生语文成绩上体现更大的进步。
  (四)通过思维导图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思维导图的实际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在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帮助他们将其思维导图进行更为完善的构建。可是由于当前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未体现出较高的学习观念,即使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是最后体现出来的结果且不尽人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达到老师预期的目标。所以作为老师而言,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有效地提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以及学习效果,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对《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一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这篇文章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作者对人物多角度刻画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人物所展现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描写手法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运用到自身写作练习当中。在学生阅读完整个文章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中作者对人物的具体刻画来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需要组内人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进而对其中涉及的人物,通过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的拓展,如学生可以通过人物的衣着、人物的体态、人物的动作、人物的容貌、人物的语言等等方向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将其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在思维导图中进行对应的体现。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一步地进行理解,而且还能在体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同时,对学生人物描写的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
  总结全文,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中,首先则需要体现其多元化的特征,其次则是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可以进行进一步拓展与延伸,需要构建一个各个知识点都能进行有效连接和充分拓展的知识网络图,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以此为前提更为科学系统的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相关知识结构的有效建立,让学生可以更为清晰、直观地去进行理解和记忆,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总结和归纳的水平,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语文成绩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秀宜.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支架构建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66.
  [2]邓应钦.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赜[J].成才之路,2020(12):82-83.
  作者简介:
  喻容娇,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3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