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论文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强化德育人才的培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提出 “德育与能力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中,对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介绍,为其他院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德育特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1-0172-03
一、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不高,其课堂知识掌握程度远不如十几年前的学生,当然并不是现在的学生笨,而是社会在发展,社会环境在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有所变化,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些学校进行了一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台湾铭传大学的“成果导向、学用合一”培养模式等等。不同培养模式的层出不穷,也体现出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迫切程度 [1-3]。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需要改革,主要是由于它存在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之处。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并不多。企业需求的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却对实践一窍不通的理论型人才。此外,存在德育教育不足,学校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但忽略基本职业道德的培养;很多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专业能力,培养出的学生也没有体现出本专业的鲜明特点,甚至有些专业的培养计划都很接近,造成学生适应社会与满足企业需求的能力不足,从而使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得不到企业认可,企业即使接收了还要花费不少时间对新入职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来提高其职业综合素养。虽然安排岗前培训是现代企业新人入职的必要环节,但岗前培训的难度过大就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知名企业会倾向于帮助高校建立和实施以企业所需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德国的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具有“完善的50多个不同领域的工程培训”,美国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不用再进行岗前培训,既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满意程度[4-5]。
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是2008年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以工科为主,依赖学校理科研究的优势,理、工科相互渗透。过去几年,石油工程专业在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提高专业人才质量:①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为了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将实践性教学环节由2012年的36学分逐步增加到2015年的38学分。其中油气钻采课程设计包含钻井工程及采油工程两部分设计内容,改革前其学时仅为1周,学生完成两部分设计很困难,但这两部分设计对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非常重要,所以将油气钻采课程设计修改为钻井工程课程设计、采油工程课程设计,学时各1 周。②调整部分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学分。比如专业课油藏工程课程授课时间从第七学期改为第六学期,学分由4 学分调整为3.5学分;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由第六学期改为第五学期;岩石力学课程的学分由2.5 学分调整为2 学分等等。通过毕业生质量调研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学生在初次就业工作岗位上待不久,爱岗敬业水准不高。②学生死记硬背功底过硬但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③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这也是目前一般工程类专业过于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造成的普遍现象。
结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我们本着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目标,提出“德育与能力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2017级石油工程专业学生为研究样本,对这届学生采取新型的培养方式,并从其中探索这种新型培养模式的适应性和成效。
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一)重视抓好德育工作
道德与品德是一个社会人安身立命的基础。道德与品德低下的人容易误入歧途,道德与品德良好可以使人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成长成才。学校德育工作做得好,其学生在出校门后不丢学校的脸面,在国外不会丢国家的脸面,在社会上不会因为“无德”而被淘汰。因此应该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充满诱惑,只有“做人有底线、做事有标准”,才能减免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有的高校注重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大学生德育不够重视,造成大学生存在智商高、道德素质低的问题。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多数面向石油、石化行业,这个行业属于国家能源行业,能源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准不仅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国家相关方针政策落实实效性的大事。
石油企业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并形成了相应的文件,在相应的位置有挂牌提醒,就是在企业的口号和宗旨中也体现了道德要求,如中国石油的口号是“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中石化以“发展企业、贡献国家、服务社会、造福员工”为企业宗旨。高校也有学生道德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生手册中就有明确的学生道德规范标准。目前,社会上还有一些学者编写的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书籍,如《石油职业道德》等。这说明企业与学校都意识到个人道德对于个人、企业、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基于上述情况,学校首先应该选择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或者培养德育教育教师团队,成立德育教育研究办公室,合理开设德育课程,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不少高校对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山东工商学院通过向学生介绍王进喜的事迹,号召学生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中石油优良传统作风,让学生懂得珍惜工作机会,懂得努力。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开展德育教育课程与校外签订艺术教育合约,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培养德育人才,学生通过在教育基地参加德育文化活动使自身的思想水平得到了提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位于雷锋的故乡抚顺,石油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教导学生学习与弘扬雷锋精神。学校设有“雷锋学研究中心”,还有定期举行的“百家讲坛”,主要在精神层面上引领学生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此外,石油工程专业在学生的实习和实践中也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工作,其实习基地如东北石油管道公司、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长城钻探钻井一公司、抚顺矿业集团、辽河油田职业技术学院等,校内指导教师和现场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在学生基本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重视抓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思维一般比较发散,容易产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高校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合肥工业大学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利用暑期开展创新实践教育,让学生集中研究创新难题,效果不错,学生积极性高,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平常上课没有时间来研究创新课题的现象。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参加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学生能够在不断开发软件中获得从课本中得不到的知识,其思维活跃,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中国的主力油田总体已进入减产阶段,稳产难度加大,目前开采的目标为低渗油田、特低渗油田、非常规油气能源的高效开发,这对相关学科知识的驾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因此,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从教师的引进上就已充分考虑了教师要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以利于其今后学生培养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边思边教,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培养方案的执行效果。通过几年的建设,石油工程专业已经建设了一支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好、学习研究能力强的年轻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开办“2.5+1.5”实验班、入学即入行“两手抓”来进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1.开办“2.5+1.5”实验班
石油工程专业以学生教育为本,本科生入学时就进行“2.5+1.5”实验班宣传。“2.5+1.5”班即入学起学生可以通过选拔考试进入实验班(没有进入实验班的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有机会凭优异成绩进入,实验班选拔的覆盖面为全体学生)。实验班把传统本科4年学习时间分解为“2.5+1.5” 的培养模式,从第六学期开始实行导师制,导师在第六、第七、第八学期都有责任指导学生的学习、竞赛、科研、论文工作并签订培养责任书。“2.5+1.5”实验班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让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专业教师也有了较多的科研助手,有助于促进教师科研上新台阶。
2.引导“本科生入学入行”
石油工程专业除了采取开办“2.5+1.5”实验班模式,从2014年起创新性地开展了“本科生入学入行”的探索实践,即鼓励没有考入实验班的大一新生走入专业教师的实验室,要求专业课教师团队接纳大一学生“入队”,这些学生从大一入学2个月就开始接受创新创业训练,效果显著,并在2015级继续推广。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员工的实践能力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很多企业的很多岗位可能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是必需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如在工科专业教学中,“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是学生必修的实习科目,通过这两方面的实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生产操作知识和技能,并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联系起来,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能力的转化,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将校内实习课程与校外实践课程相结合,学生在校内模拟法律现场,让学生对法律现场不陌生,同时与校外的公司合作,加深学生对法律规程的理解,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学生更懂法,其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6]。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从培养计划入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时的比例。为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对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来学校讲学,并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体来说,石油工程专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是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石油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学历高、年轻、学习能力强的教师比较多,他们不拘泥于照本宣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注重思考与创新。教研室定期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更重要的是他们积极践行“走出去”的理念,定期走出去与各大企业、高校探讨石油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指导教学,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编写教材以及修改培养计划、教学大纲。
二是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赛和做好毕业设计。积极引导与推动学生参加石油工程专业相关的赛事,如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在赛前进行宣传、赛中进行指导、赛后准许学生将作品作为毕设论文。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在第八学期履行手续后,可在企业指导教师指导下在油田现场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做法让学生的毕设更接地气,学生比同类院校更早进入企业,实践能力强。此外,石油工程专业还有计划地聘请经验丰富的校外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现场实习、毕业答辩以及入校给学生作报告。
三是注重做好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学生实习和实训的效果。比如制定了实习管理规定和实习指导书,明确实习目的和内容,规范实习要求和程序,强化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和学生实习纪律,做到每次的实习教学有计划、有任务、有日程安排及总结。并且对实习过程进行监控管理,随机检查学生实习实训的安排、教师指导情况、项目执行学生报告及成绩评定等情况。此外,石油工程专业在硬件建设上也下了大力气,比如石油工程系2014年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誉称号;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实践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在2016年获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誉称号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不断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在学生实验、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各个环节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重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办学、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用雷锋精神育德、新生入学即入行、开办“2.5+1.5”實验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从入学到毕业“处处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看来,如何将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如何从教学上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曾玲晖,张翀,卢应梅,等.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9-23.
[2] 付玉霞,石蕴伟,盖海红,等.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探索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求知导刊,2016(3):67.
[3] 王一如,莫新平.“名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9):140-142.
[4] 陶爱荣,潘彩霞,丁永健,等.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1-65.
[5] 张珊.中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92-93.
[6] 杨积堂.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与法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7):107-110.
[责任编辑:庞丹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38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