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倩殊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 2、了解文章体裁及结构,学习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为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打下基础。 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实际上,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不具备这种最基本的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观点等进行评价和运用,即缺乏评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指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的能力。在目前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后两类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比较忽视对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无论对什么形式的教学材料,都千篇一律地采用“读单词―教语法―做练习”的模式,结果造成了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良局面。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 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因而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
  2、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能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3、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实践不多,学校教研氛围不浓的老师更会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4、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
  二、解决初中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策略
  根据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阅读教学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研究,解决初中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策略:
  1、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让学生阅读适合本校特点并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材,或者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源自编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实际意义,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3、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全面规划,保障阅读教学顺利实施。
  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校本课程阅读材料的难易,制定教学计划,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阅读课程的计划、目标,每周确定阅读课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阅读训练。从而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对英语阅读的训练提供有利保障。
  三、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浅显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根据阅读课文材料,老师精心设计部分“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这些问题浅而易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材料内容,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2、“理解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再精心设计部分“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人物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可精选几个重点段落,篇章,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猜测生词、难句的意思,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
  3、“趣味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在处理了语言点知识,对文章整体认识后,老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问题,有些问题可让学生相互讨论。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平时考试中常出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4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