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亚花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教育系统受到了信息革命的巨大冲击,它让小学科学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几年来,本人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机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多媒体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也引起了本人的一些思考。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利用互联网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交互性,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和同学均可采用网上论坛、百度搜索、等交互联系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换句话说,学生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上传到网络的相应栏目请求帮助,同样可以对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行解答或提出疑问,从而实现相互提高、相互进步。
例如本人执教六年级《消失了的恐龙》这一课时,发现学生对早已灭绝的史前动物――恐龙的兴趣特别浓厚。一些学生已通过阅读课外书籍等途径获得了不少有关恐龙的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本人就想借助因特网组织学生自己整理恐龙知识,圆学生的恐龙梦。于是本人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回归侏罗纪”。并向学生提供了相应网站的域名。然后本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提出任务:再寻找一些有关恐龙内容的网站;一周内去各网站领略一下恐龙世界的神奇,每个小组考察三种恐龙的生活;从网上下载有关的文字和图片,一周后进行“回归侏罗纪”主题的交流活动。一周后同学们将准备好的资料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交流。因为有了准备,又是绝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整堂课学生的发言争先恐后,介绍的内容丰富多彩,博得了大家的掌声。通过学生的发言,本人也学到了不少恐龙的知识,深感书本知识的有限,知识的无限。
二、突破时空局限,变不可能为可能
1、多媒体技术能压缩和放大时间。对很多科学实验来说,完成整个过程需要时间一般很长,有的需要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例如植物的生长,种子的萌发,蚕一生的变化,物体腐蚀氧化的过程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对它们的生长或整个变化进行模拟。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这些过程,用特殊技术压缩成几分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经历在自然状态下几天、几个月发生的情景,效果十分理想。同样对一些在瞬间完成的化学反应、自由落体轨迹、几种溶液相溶等地过程,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这些过程放慢,使学生清楚的把握整个实验过程的来龙去脉。而且多媒体技术更大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控制实验过程的进程,随时重复、放慢或加快某一环节,这是在传统课堂中不可想象的。
2、多媒体技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多媒体技术能把过去不太可能或更本不可能在课堂上做的实验搬进课堂,例如,火山爆发,激烈的或会产生有害气体的化学反应,宇宙现象等。本人在引导学生探究月食、日食内容时,过去的模拟实验是一生手持手电筒当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亮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亮绕地球一周,从而分析日食与月食的成因。这种模拟实验受一定条件的限制,用手电筒当太阳必须在光线暗的地方进行,学生操作的“地球”与“月亮”的运动不规范。现在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动画,不但能真实地模拟出三个星体的公转,还能呈现出三个星体的自转,而且更接近于真实的实验条件,教师只要在旁边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三、应用多媒体,加强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科学课有许多的实验操作和一些装置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困难的,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造成仪器损坏,还会引起某些危险性,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最终影响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先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将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整合,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进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执教《热传递》这一课时,本人先让学生看媒体演示,掌握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并通过特殊处理强调用外焰加热以及理由,然后进行实验,因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实验方法掌握比较到位,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学生掌握的情况是十分令人满意的。演示完毕,再让学生复述,要求正确回答出给水加热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酒精灯给装水的试管加热,并仔细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与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是十分令人满意的。如果一直沿用这种方法,对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都给以强化,使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注意事项,相信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都会有一个大踏步的提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原来形式较为单一的教学课堂因为融入图形、影像、动画等多媒体而图文并茂,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容量的信息流中。它启发学生不断用自已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与课堂知识进行对比、补充、内化,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
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一种具体体现,运用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取代的。所以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应当时有效地、适当地利用,绝不能无限地、盲目地应用。过度使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动画等,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使学生无法专心与主要内容,反而成了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0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