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术课外活动和乡土资源开发的联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燕
农村中学师资力量不足,缺少专职的美术教师,大部分美术课都由语、数老师兼任,缺乏相应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培训,不仅不能及时开展美术学科的教研探索,而且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谈不上辅导美术社团小组。其次是学生家庭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农村,仍有许多家长把语数学科视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倘若让孩子学习书画,多数家长认为影响了孩子最重要的文化课学习,属于“捡了芝麻丢了瓜”。农村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而美术社团活动中所需的墨汁、颜料、毛笔、宣纸等绘画工具价格不菲,一些家长难以承受。 第三是教学内容的贫乏。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们在进行社团辅导时,老师不知道该给孩子讲些什么,大多只好照搬书本内容,于是“低劣的仿制品”的作品大量出现。特别是采用学院式的临摹、素描石膏训练,水粉色彩临摹,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学生兴趣明显下降,从而产生厌学。最后,美术教材中还有部分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山区的学生进行学习,总觉得内容的安排偏向于城市的多,农村的相对较少。在美术教学中,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载体,但决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美术新课标中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生活、事件、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也就是说,美术课程资源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它具有潜在性、不确定性、多样性的特点。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更需要因地制宜,认真挖掘,巧妙利用在我们周围蕴藏着的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农村的美术教学也能呈现出生动活泼、多姿多采的状态。
农村孩子拥有质朴无华的气质,同时也有着渴望美追求美的的强烈愿望。但与城区的孩子相比技能水平偏低,美术表现能力较弱,究其原因归纳为对自己的美术能力缺乏自信,不敢大胆表现。他们特别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由于受经验、眼界的影响,缺乏专业技能知识,使得美术实践能力和审美品鉴水平难以得到切实提高。创作中,常常出现“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在辅导时,要特别强调创作手法及技能,讲解一些美学新观念,尽量多地引入范作欣赏,尤其是优秀的同龄人创作的作品,从而增强其动手创作的实践信心。
现在的农村中学大多绿化面积较广,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校园里的几棵樟树、柏树“有了用武之地”。我先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不同形状,枝叶的生长方向以及色彩的变化,并要求他们说说对樟树、柏树的印象。接着,出示樟树、柏树的国画作品,让学生比较画作与实体两者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一致觉得现实中的樟树、柏树色彩更鲜艳,形象更生动,但国画中的樟树、柏树显得更有精神,意境更美。由此,教师就可以明确,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树追求一种象征意义和意境的表达。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兴趣盎然,热情参与的。这就为接下来的临摹绘画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城市有城市的繁华热闹,农村有农村的幽雅恬静,农村的自然风景远比城市来得灵动丰富。农村有色彩斑斓的小山,有散发着芬芳的土地,也有波澜壮阔的大海;农村还有古老的石桥,沧桑的老宅,幽静的小庙。它们都是学生“熟悉的陌生人”,合理利用,都能成为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
在学校周围的村庄里,有古朴的老宅院,有精致的小庙宇,也有历经沧桑的古桥,这些也是可以利用的美术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去,慢慢地观察,细细的品味,把这些富有乡土特色的建筑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兴趣浓郁,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家乡的无穷魅力。这不正体现了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吗?这正是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了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审美情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感受―探究――创作―展示”,学生们在充满激情的创作过程中迸发出诸多灵感的火花和独特的想法,既经历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又接受了美术技能的教育。于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心在愉悦的氛围中得以进一步树立。开心之余,教师引导学生在家能主动跟家长去蔬果大棚除草、捉虫、采摘,听父母讲讲蔬果培育的经验,了解种植致富的艰辛过程。劳作之余,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家长一起进行创作,学生家长对此有许多感慨,他们在欣赏自己孩子优美作品的同时,对孩子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并开始关注孩子的美术学习了。
总之,乡土资源的开发,其基础在乡土和民间,你也许因“身在此山中”而浑然不觉,以至于“抱着金碗要饭,背着钱袋喊穷”。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善于研究,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从关心“如何教”到关心“教什么”,进而思考“还可以创造性地教些什么”,这样,即使是农村的美术教学也能精彩纷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