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名言警句打造语文教学新天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中山

   名言警句,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她是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累与积淀,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大的激励、鞭策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巧用名言警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情操,而且对生活、上好语文课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而又急切渴求寻根刨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境界。名言警句往往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引入新课作用较大。如我在教学粤教版必修五《哈姆莱特》(节选)这一课时,我就引用英国的谚语“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直接导入,以激起学生对莎翁的敬仰之情。粤教版必修二《冰心:巴金这个人……》一课,讲述的冰心与巴金的世纪友情,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鲁迅先生说过,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高尔基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好,我们今天来一起见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冰心与巴金这两位文学巨匠最真诚、最纯洁的友谊吧!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用时不足30秒,但吸引学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提炼主题,教育学生
   有些名言警句本身就是课本内容演绎、归纳、解释、论证的结果,当然可以作为相关内容的主题,并且这种概括、总结自然有力,言简意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更深刻地懂得文章内容,感悟人生哲理。比如,我在与学生一起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渐》时,结尾有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名言“一粒沙里出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恒。”这一名言本身就是课文中心的概括和深化。我抓住时机,教育孩子们:作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威廉・布莱克以这句名言给后来者竖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传统的理解认为:他表达了短暂与永恒,局限与无限的相对意义。感叹了短暂的内在永恒性,又同样感叹永恒的脆弱。它使我们想起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爱情。使我们想起我们所遇到的一切。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我们短暂的生命却蕴含着永恒的意义。你我他――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属于这个世界的精彩!
   3、调节情绪,活跃气氛
   恰当地运用名言警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因为名句琅琅上口,简约有力,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气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荷花淀》写到水生嫂听到丈夫把家里事托付给她时,课文写到:“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就这么一句话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对丈夫的痴情、对家园的热爱,这两种感情自然地统一在这朴素的话语中。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原作的妙处,教师不妨假设一种写法与之比较,利用学生熟悉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来制造快乐、轻松、幽默的气氛。“女人定了定神,从嘴里吟出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抗日故,二者皆可抛。’孩子他爹,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吧!”学生会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就会进一步领悟到原作的真挚、自然、细腻。教师如果有意在教学时将一些学生易于辨析的东西错位,然后反戈一击,同样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利于学生理解。
   4、旁征博引,增强效果
   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内涵。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但这种发挥不能是“天马行空、漫无目的”跟着感觉走,而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有机渗透,即打破课内课外内容的局限,抛弃局限于教材的保守做法。为了证明一个理论或观点,教师可以旁征博引,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开启了知识的大门,丰富了学识、陶冶了学生的心灵。如讲夸张手法,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同学们都能体会到,任何人的头发都不可能长到三千丈,诗人这样写明显言过其实,目的在于把政治失意而产生的“愁”借助夸张手法表现出来,达到一种无以复加的效果。
   使用名言警句,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也是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但笔者认为运用名言警句应注意把握好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原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名言、用名言制作座右铭、班级开辟“一日名言”专栏、师生互赠格言等,这样学以致用,就一定能够让语文教学花开艳丽,美不胜收。
  
   常中山,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