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说理题”的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民永

  摘要:针对初中学生在物理“说理题”上出现的种种错误问题,从语言表达、方法技巧、演示推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理服人,加强辅导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物理“说理题”;因材施教;逻辑性;物理公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50-02
  对于初涉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经历的浅薄和受文字表达能力低的制约,他们最感棘手的就是解答“说理题”。
  一、学生应对“说理题”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 似是而非,含混不清。在解答说理题时,学生往往是从概念到概念。例如:“为什么锤头松了,只要将锤把在石头等坚硬物体上撞击几下就能紧呢?”学生回答:“因为锤有惯性”,“为什么夏天自行车胎内气体不能打得太足?”学生回答:“因为受热要膨胀。”他们只能说出概念,说到事物的一点共性,却无法对事物作具体分析。
  2 明于心而难于言,语言逻辑性差。如在回答“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为什么出现一层小水珠”的问题时,学生往往答作:“因为屋内温度高,冷镜片遇到热空气,液化成小水珠。”虽知道这个问题属于液化现象,但叙述中却把因果关系颠倒了,表明他们的思维很混乱。
  3 语言不完整,论述不严密。如:“为什么灯丝断后,重新搭接使用,灯会变得更亮?”学生回答:“因为电阻减小,电功率增大了。”虽然说到了问题的实质,但没有理论根据,表达不完整。
  二、突破“说理题”解答难点的具体措施
  1 加强教师自身教学语言的提炼。对于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定律,包括阐述的每一个物理现象,都要做到授课语言通俗、准确、科学,同时运用恰当的逻辑思维方式,给予有层次有条理的分析。
  2 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把实验、观察、判断、说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验、观察、判断是直观现象,而说理则是逻辑思维过程,只有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初步完成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例如:在讲述“惯性”一节时,我不厌其烦地演示一个个实验:惯性“小球”,惯性“小车”,对课后要求学生解释的“锤头由松变紧”的实验,也通过实验帮助他们理解,实验中我要求学生观察思考:(1)锤头和锤把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哪一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3)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结果怎样?(5)说明了什么?实验完毕,让学生讨论并按顺序分析回答:“锤头和锤把原来一起处于向下运动状态,锤把撞击坚硬物体受力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向下运动状态,结果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把上,说明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样的引导法,使学生眼、脑、口一起用,既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理服人,加强辅导。“说理题”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批改作业的难点,不能像批阅计算题那样给予明确的正误判断。如果对学生似是而非的回答打上个半对半错,学生无法知道错在哪里,而如果逐字逐句去改,则时间又不允许,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在“说理题”作业批改方面,总是采取“对症下药”个别辅导法。
  如批阅“在北方的冬天,为什么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一题作业时,我发现一些学生解释为“冬天从屋外进来的人镜片上带着雪花或结有冰层,进了暖和的屋里,冰和雪吸热融化成小水珠”。对于这种不全面的解释,我就向学生提出反问:如果冬天没下雪,镜片干燥时,上述结论还能成立吗?从而启发学生再从另一角度考虑,回答为:“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放热液化成小水珠。”而对于另一部分同学在这道题解答中出现的因果顺序颠倒的问题呢,我则分别让他们自己重读一遍答案,找到主动、被动关系,把语言重新组织一遍,并要求他们引以为鉴,注意检查。这样做,虽然批改作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及时纠正了学生的片面理解,使他们心悦诚服,也为后阶段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4 充分利用物理公式说理,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物理“说理题”可以分为理论说理和公式说理两大类。其中理论说理,即灵活应用概念、定律、原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诸如:应用惯性定律、大气压强、热膨胀、物态变化现象、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反射定律等说理的题型。而公式说理题,则是正确运用物理公式分析,演绎推理。这一类解题方法,也必须加以引导。
  如分析“铁比棉花重这句话是否正确”时要求说理,有的同学就只想到“因为铁的密度比棉花大,所以铁比棉花重。”对此,我采用了演绎推理法问:“如果一座棉山与一小块铁相比,也是铁重吗?要说明铁比棉花重,必须满足什么条件?”答:“体积相等。”我再问:“如果铁和棉花一样重,他们的体积如何?”答:“棉花的体积大于铁的体积。”于是我再引导学生应用密度公式写出推理过程:“根据公式p=m/V,在体积相等的条件下,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所以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再根据公式G=mg,分析得铁的重量大于棉花的重量。”利用公式说理,除了要求学生正确分析所用公式中的每一个物理量,还要他们注意不同的题目要正确选择符合题意的不同公式。如讨论“断了的灯丝重新搭上后使用,灯为什么更亮”一题时,前半部分可应用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理论解释:“断了的灯丝搭上后,长度减小,电阻随之减小。”而后半部分应用电功率的公式讨论,学生习惯于用公式P=UI,且误认为电流,不变,这时,我便注意了对学生演绎推理方法的训练,指出:因为P=UI,而I=U/R,所以应用公式P=U2/R。应用此公式讨论,由于灯丝前后两次都是接在同一电源上,电压U一定,所以当灯丝断后,重新搭上,电阻R减小,则电功率P增大,灯变得更亮。
  由于我在“说理题”的教学及解题方法上注重了有的放矢的训练和对症下药的启发诱导,向学生剖析了说理解答中应有的思考分析方法,使学生原来惧怕“说理题”的畏难情绪得到了扭转,加深和巩固了他们对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