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作文教学中观察意识的“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瑞云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观察的典型意识、联想意识、联系意识、情感意识,就能使学生的作文理直,情切而意迭了。
  [关键词]作文 观察 意识 立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事物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观察是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直接感知周围事物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的认识。在这项活动中,意识是最活跃的因素,积极、正确的意识活动有助于学生把握观察对象特征、获取知识、增强观察能力。
  一、立典型意识
  所谓典型意识就是在观察活动中,抓住诸事物中有代表意义的事物或是一事物中有某个特征的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同时进行分析、思考、比较,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在作文中写好这个“独特之处”。并合理地将“点”和“面”结合起来,文章就能中心突出。如果面对事物将目之所及的部分尽收眼底,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面面俱到的“大杂烩”。
  如写一个人的外貌时,如果老师不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描写的话,那么写出的人物外貌就会相关不大,甚至会出现描写这个人或描写那个人都可以使用的词句,可谓千人一面。只有让学生树立典型意识,抓住被观察者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二、立联想意识
  联想是由于事物的感情上产生影响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而观察仅仅是思维的触角,只有边观察边联想,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从而获得知识,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
  如《春》一文中,作者在描写春花图这一画面时,就进行了联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联想,使我们更加体会到作者对祖国春天的热爱之情。
  一些学生写文章时。往往看到多少写多少,只是把自己观察到的一些事物写进文章,因缺乏联想,就不够深刻,文章中就没有感染力。真可谓“只及皮毛,不入表里。”所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在写作中展开丰富、合理的联想,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把动物写得活灵活现,即使是景物描写也能使读者深受感染。
  三、立联系意识
  教学中,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观察时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叙述时,却七零八落,没有中心。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观察时对事物的整体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没有把观察到事物联系起来集中表达一个中心。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意识,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眼光去观察事物,切忌只看到事物的一个局部就贸然下结论,以偏概全。
  所以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其次,要做到观察有序。如观察一种植物,老师在指导观察时,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植物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按什么顺序去观察?是引人注目的是哪些部分?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使学生既注意了全面观察,又不忽视植物有特点的部分。这样写出的文章不仅言之有序,而且言之有物。
  四、立情感意识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莱,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5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读过《春》的人。大都被文中的“景物美、语言美、情感美”所感染。文章为什么会有这种艺术效果呢?从课文中,我们领悟到:无论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还是春雨图。作者被春天的草、花、风、雨所陶醉,正是出于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驱使他写下了声情并茂的佳作。
  这篇课文给我们一个启示:让学生写出声情并茂的作文,首先必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培养他们以一种积极的、热情的、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发挥联想,联系实际。这样,文章自然就会理直,情切而意达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