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祝淑杰 刘春芝
一、培养和提高观察的兴趣
为了提高观察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或让学生收集一些中外科学家成才的一些故事。例如,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采集植物标本,亲自到美洲去进行长期的考察,提出了物种起源学说,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科学家、数学家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他在小学读书对时候,就能用不同的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极为简便的方法计算出1+2+3+…+99+100等于5050,即把一头一尾的两个数加得101,再用101乘以50就得到正确的答案。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通过仔细观察人们司空见惯没有引起注意的一些现象后,进行认真思考而得到启发的。我国明代著名医生和药物学家的巨著《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十余种文字。他的伟绩,除了他“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地总结前人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他喜欢探索,不辞劳苦、深入实际、有计划、全面而深入地进行观察的结晶。
同时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教师通过课件、动画、音像等手段;或用激情、生动、华丽的语言;或利用成功的体验;或用一种新奇的游戏,或利用生物角等园地,来精心创设一个“诱发”、“启发”、“发现”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好奇和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之中。
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 养成有目的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感知任务时,知觉的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确了目的任务去知觉某一事物,知觉的对象比较完整、清晰。因此,必须养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观察的习惯。学习优秀的同学往往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其主要表现就是观察的目的性很强。观察目的不明确,东看一眼,西看一下,浮光掠影,盲目随意,不可能得到好的收获。观察目的要明确。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怎样观察,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才是科学地观察。例如在《我看到了什么》的教学中,在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时,要引导学生你想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观察之后你打算怎样做等等,明确观察的目的。
2. 养成全面、有序、有重点观察的习惯。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事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应该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全面、有序、抓住重点地观察。因为只有全面、细致地观察,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找出本质属性。在《形形色色的动物》的教学中,只有全面细致地观察了图片中的代表动物和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之后,并且于上节课所观察的六种动物进行比较、归纳,才能从中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
观察要有序,才能避免盲目性,节省观察时间。一般的顺序是从头到尾(动物的外部形态观察);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如人体的观察);从外到里(动物解剖观察);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校园环境、校容校貌观察)等等。
观察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如观察植物的根,认识直根系和须根系,只要观察比较两种根在形态上的不同即可,无需就根长根短、根多根少进行纠缠。
3. 养成利用学生各种感官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其特征是多方面的。如:颜色、味道、气味、软硬、冷热、大小、声音、强弱、厚薄、光滑与粗糙等等――指导学生无论观察什么事物,要充分发挥眼、鼻、耳、舌、手(皮肤)等各种感观的作用。让各种感官经常得到锻炼,并通过各种感官的经历和体验,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4. 养成利用观察工具进行观察的习惯,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工具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手段,是人的感官器官和大脑的延伸。使用观察工具,可以使我们扩大观察视野,把感官难以感知或不可能感知的现象,变为易感知或可感知的现象,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观察效果。
如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指纹;用皮尺测量大树的周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X光机透视等等。这些观察仪器都可以延伸人的感官,让人们更有效地观察,形成正确地感知。
5. 加强学生表达、表述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进行简单地观察记录。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把观察到的事物现象,用简单的文字、语言表达和描述。同时,又能用符号、图画等形式作简单的记录,并通过交流锻炼表达能力和纠正错误之处。
总之,观察是一种心智技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我们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和心理品质,并持之以恒,定会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