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盛越跃
小学科学课是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窗口,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探索精神的摇篮,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的能力。正因如此,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究,呵护学生的思维灵性,捕捉学生的创新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引”博览群书――科学兴趣的培养途径
科学教材虽然给了儿童一个很广阔的思维空间,但由于课本内容的框架设置,使得学生个性的发挥和知识面的拓展受到很大束缚。在这种情况下,博览群书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如《百科全书》《小学科学》《小爱迪生》《发明与创造》等,这些书籍和杂志,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帮手,教师可以在教学相应板块内容时做些不定期的推荐。如教学“地球的运动”章节时,课本内容简明扼要,通过几个实验难以解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建议学生阅读《百科全书》中“地球运动”的内容,这样既能很好地拓展教材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对地球奥秘探究的兴趣,一举多得。另外,网络的合理利用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如学习《证明地球在自转》一课中的“傅科摆”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傅科是物理学家,怎么会与天文学搭上边呢?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科普网站,要求学生查阅物理学家傅科的相关资料,这样既引导学生绿色健康上网,又增长了学生的科学课外知识,收效甚丰。
通过书籍杂志的阅读,网络平台的搜索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二、“激”好奇质疑――科学学习的不竭动力
科学研究从疑问开始,打开科学奥秘之门的钥匙也只能是一个个“?”。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也应该重视问题的产生与提出,激发学生去“激”疑“诱”惑,让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各种好奇和惊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应有目的的开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没有压力和束缚的轻松环境中自由想象,得到更多的思维启迪。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蓝天白云、青草红花的交相辉映中,让学生与植物亲密接触。“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根一定在地下吗?”“向日葵的茎这么高这么粗,我家牵牛花的茎怎么那么细,还爬来爬去的?”……在不断的质疑中,让学生认识了植物的茎和根,对植物有了深刻的了解。
课堂教学中,如《磁铁的磁性》一文的探索,可利用磁铁的性质,演示磁铁“跳舞”的实验。“磁铁具有吸引力”,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共识,而今磁铁竟然还会“跳舞”,这一现象强烈地冲击着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激起了学生的认知矛盾。但就是这一“冲击波”,使得学生脑海中疑问环生:“磁铁难道还会互相排斥?”“磁铁的吸引力会不会跟它的大小有关?”……这些学生感到有趣但却无法一时解释或解决的疑问,大大地激起了他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磁铁性质的欲望。
在科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主动、经常地启发学生利用并发挥自己好奇的天性去猜想、假设、自行设计、自行探究,启发学生通过引申、对比来生疑、释疑,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自圆其说,那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三、“教”求真求实――失败中渗透科学精神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通过成功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赏识,实现自我价值。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每个学生获得必要和足够的成功,更要予以他们必要的激励,同样,也要给学生尝试必要的失败与挫折,要教会学生用情感、用智慧和理性去体味、评品失败、挫折的滋味和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竭力保护学生有意无意地过错或失误,有时也可以失败为标准来评判学生。
如“固体发声”实验中,学生为了让试管发出更大的声音,把试管给打破了,此时教师如果指责学生会适得其反,不仅会分散学生实验的注意力,更会使学生在实验时束手束脚,影响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这时,教师如果只是会意一笑,对学生的实验研究绝对是有力的激励。有时学生固执的看法或意见貌似是跟教师故意唱反调,其实这是学生一种研究学习的科学精神,教师理应鼓励。如观察猫的习性,有学生观察到猫不但吃鱼,还会吃草。在相互交流时遭到全班同学的反对,但这位学生硬说是亲眼看到的,不会错。面对这位学生的坚定,教师一方面要肯定他的执著,另一方面则建议大家查找资料,因为科学结论的证实是要有依据的。经查实,猫在吃鱼太多时或因经常舔舐自己的毛发在胃里形成毛球时,会引起呕吐,食欲不振,吃草有助于猫胃肠的蠕动,所以猫有时也会吃草。激励不仅仅在学生成功之后,还可以在学生失误之时,这对学生求真求实的良好科学精神的培养有着极大作用。
四、“促”探索研究――实证中增长科学才干
实践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渠道,在学校、商场、工厂、自然界……凡是可以提供给学生实践的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场所。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体验,这样的切身体验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技能。如学习《萌发的种子》一文时,如果单凭教师讲授,学生很难认识种子的胚根和胚芽,更难以理解种子的胚根和胚芽的作用。但如果放手让学生做“种子发芽”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浸泡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情况,那么,他们所获得的便不单单是“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等知识,而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亲自体验到了种子的种皮和子叶对种子发芽所起的作用,认识到了气候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明确了怎样才能使种子更快更好地发芽生长,同时,不知不觉地增强了进一步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空气有重量吗?为什么植物花的颜色是不同的?怎样才能使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生活中什么地方应用了杠杆原理?学生带着一个个疑问亲自体验、实践,在探索中提高了实验能力,增长了实践才干。
五、“护”独立实践――尊重中张扬学生个性
小学科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师生的教学合作,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培育和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倾向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适时为学生提供能直接参与探索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张扬个性。
如在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通过实验,学生知道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如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动手操作。从形状来说,学生捏的橡皮泥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形的,也有的是船形的,形状各异,但都能浮在水面上。接着教师提出:用同样多的橡皮泥,看谁的承载物(一元硬币)多?这就增加了实验难度,同样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们通过讨论,有的从精致上下手,有的从壁的厚度上做文章,争先恐后地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当教师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能承载更多硬币时,他们非常科学地提出了“船”的“排水量”这一科学概念,为下一课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在观察黄豆种子发芽生长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黄豆芽受种皮的束缚,长得很慢,于是就把黄豆的种皮给剥掉了。再观察时,发现不受种皮束缚的黄豆芽,长得很快,马上长出了真叶。实践使学生得出结论:种皮对种子的发芽并不起大作用,没有种皮的保护,种子照样能发芽生长。但是,在以后的几天里,学生又发现,剥掉种皮的黄豆,新叶开始渐渐枯黄,最后夭折了,而没有剥掉种皮的黄豆都长得很好。于是,他们重新得出了结论:种皮对种子起着保护作用,虽然没有种皮,种子也能长出胚根、长出新叶,但是它最终还是不能生长。
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发展思维、启迪智慧,在挫折激励中获得自信,在独立探索中张扬个性,这应是每一个小学科学教师始终不渝的追求,更是科学课程改革的宗旨。
(责编 刘宇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