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 温暖 他们的心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素凡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后进生的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格和学习动机、学习需要等的分析,探讨小学阶段后进生的形成。本文将重点放在班主任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和转化方面,试着从后进生的个性心理、学习等方面来形成一种对后进生帮助教育的合力,使后进生成为合格的人才,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后进生;班主任;转化
一、后进生的定义和概述
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正的学生。
二、后进生的个性倾向性
(1)个性倾向性的形成和发展。小学儿童的理想经历着从直觉的、幻想性的、易变的向理想的分化、明确、深刻、稳定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理想起初都很具体并带有幻想的性质,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向远大的、现实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理想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个性因素(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密切相关。在选择某种志向时,还常常受到家庭的重要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小学生的可塑性还相当大,他们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理想信念还未真正形成,而只能说是在形成过程之中。
(2)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目的是经过努力要直接达到的目的,而动机则是驱使人去达到这个目的内部原因。例如,获得优异学习成绩,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想达到的共同目的。可是,动机却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是由于父母之命,有的可能是慑于惩罚,有的可能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赏,当然,也有的学生可能考虑到将来长大了要为祖国作贡献。有经验的教师,不但要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看做自己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学习的有效,与其说是取决于学习目的本身,不如说是取决于学习动机。
(3)后进生的需要。①生长需要。生长需要可以说是儿童与少年身体成长的基本需要。有的孩子经常喜欢登高爬树,走路非蹦即跳;有的喜欢舞棒弄棍,追逐打闹等等,都是生长需要的表现。②交往需要。孩子到了有的年龄段,交往需要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但这会给成年人带来不安全感,担心他们交了坏朋友会学坏,所以孩子的交往需要也很容易被剥夺。这样一来,反倒使他们对交往需要的满足更加迫切。另一方面,从后进生本身讲,由于他们在家庭和班集体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所以就特别喜欢在同龄人中间交友结群,有时在中间的班级或跨班、出校拉帮结伙。③适应需要。适应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维持和加强。一方面,在社会环境中要维持自己一定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环境中加强自己的学习,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环境。
三、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
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的指导下,一学期的转化工作,深深地启发了我,让我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1)关爱――打开后进生的心灵。没有爱的教育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对后进生的爱尤为重要,后进生对教师给予的爱就像茁壮成长的小树渴望雨露和太阳。一些后进生是留守学生,一些是由于家庭上的烦恼,生活上的困难影响了学习。后进生往往因成绩不理想,有自卑心理而愧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地向老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越聚越多,学习就越来越感到困难。教师必须与后进生有所沟通,与他们建立感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在心理上有亲切感、信任感,老师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我们无私的、真挚的爱倾注给后进生,关心爱护他们、了解他们,多找他们谈心,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让他们沐浴阳光,感受温暖。
(2)尊重――增强后进生的自尊。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尊重后进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微小的进步,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3)信任――发挥后进生的潜力。①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②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4)互助――以优生带差生,优差共进。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及时纠正。因此,为了能使后进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座位编排调动时,总把较差的学生安排到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也许有人问:这样一来难道不会影响优生吗?不会!因为我在安排时,会跟优生说,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这对优生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对于差生来说,则效果更是明显。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
参考文献:
[1]李洪元,陆士杰.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9.
[2]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东篁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3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