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兵

  摘要:在高师日常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探索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创编能力,特别是舞蹈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从教学实际出发,基于舞蹈教学能力培养,对教学语言、教学内容、艺术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音乐教育;舞蹈;教学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62-02
  
  在高师日常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探索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创编能力,特别是舞蹈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从教学实际出发,基于舞蹈教学能力培养,对教学语言、教学内容、艺术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同行指正。
  一、优美的语言
  语言,伴随教师职业的始终。舞蹈教师在的传统舞蹈教学法中最常用的是“口传身授”,也就是说舞蹈教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口传”――口述语言。然而,舞蹈是一门身体动作的艺术,舞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更要使用“身授”,也就是肢体语言,这是由舞蹈的动作性所决定的。所以,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就要学会运用两种语言讲话。
  舞蹈教师的课堂语言优美动听,言简意赅。“口传”是用口头传递的方式进行舞蹈教学,它包含讲述、讲解、语言渗透等多方面涵义,要求通过语言启发学生的思想,进行动作讲解及纠正等。这主要是语言上的功力,多用形象性语言,如“兰花”、“花骨朵”等,尽量不要使用对学生形体、形象有损坏的字眼。如看到学生手位做得没有延伸感,就批评学生手臂像“枯树枝”;看到学生伸坐没有收腹,就批评学生带“游泳圈”上课,等等。这些字眼很容易伤到学生的自尊心,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当然,美和丑的比较是必要的,但更应该注重美。另外,舞蹈教师在动作讲解中,条理清晰之外还要做到言简意赅。简而言之,在教学中尽量做到简洁、清晰。尤其是学生在动作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更应该点到为止。
  “身授”,就是示范,也就是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主要有全面示范、简化示范、镜面示范、形象示范四个方面。全面示范一般用在教授新动作时。这个示范过程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动作。舞蹈教师在新动作的全面示范中要做到形神兼备,让学生对所学动作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这也是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当中威信的最佳机会;镜面示范是中小学舞蹈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一般用在新课。简单讲就是教师面对学生做示范,相当于是学生的一面镜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中小学音乐或舞蹈教育工作。镜面示范是舞蹈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简便示范,一般用在复习课。舞蹈教师用简单的手势代替新课的全面示范内容,着重强调学生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形象示范是教师本人的全方面展示,它存在于课堂的始终,甚至课外。舞蹈教师的衣着、仪表、语言习惯、表情等,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身授”也要注重美,要做到规范,不要模棱两可,所谓“为人师表”。
  在舞蹈教学中只靠“身授”是不够的,伴随的是更为详实的“口传”。在一般人眼中,舞蹈教师只要自己舞蹈跳得好,就可以教学生了。其实不然,这取决于教师对舞蹈动作的教授能力。同样的动作,教法不同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只“做”动作是教不好学生的,只“说”也是“说”不好动作的,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舞蹈教学。
  二、重视舞蹈基本功,营造轻松教学氛围
  掌握舞蹈基本功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该专业毕业生今后舞蹈教学的基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当重视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内外兼修。舞蹈基本功是指舞蹈基本能力的训练,通过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能力,各关节的柔韧性,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术技巧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从而达到舞蹈表演者所必须的各项基本专业素质和能力。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因为其师范性、专业学习的广泛性及其舞蹈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所以在基本功教学过程中应主要重视其普遍性。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是在高考前经过短时间集训考上的,舞蹈基础相对较差。身体各部位关节的柔韧性、肌肉爆发力、身体的灵活性等方面的训练显得较难。尤其是身体各部位关节的柔韧性训练,显得更加困难。学生在完成难度技巧上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不会对舞蹈的学习和表演造成障碍。而除了身体条件外,形成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则是心理上的顾虑太多。柔韧性训练对每一个舞蹈初学者来说都是困难的,更别提高师里这些年龄偏大、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了。它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需要忍受身体在训练中的痛苦以及训练过后身体各部位的强烈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完成训练,而不是一味地加强度,上量。比如身体柔韧性训练中较难的胯关节柔韧性训练,教师可以采用“拉锯”的游戏来完成。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相对而坐,相隔60到80厘米,双手互拉,像采木工人“拉锯”一样甲拉乙送,在游戏中“愉悦”地完成训练,达到训练效果。如果老是采用强压、上量,甚至打骂等方式,则会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厌学的抵触情绪,完不成训练任务。
  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还有一项呼吸训练,主要通过训练,让舞蹈动作更具有内蕴、张力和“神采”,这是舞蹈的“神”。因为是音乐教育专业,学习中离不开声乐。有人认为,学声乐的不能学舞蹈,因为舞蹈气息与歌唱呼吸方向是完全相反的,会让气息控制不好,唱不好歌曲,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很多艺术都与呼吸有关,如钢琴演奏有轻重急缓,有强弱顿挫等,这些就是呼吸;诗歌朗诵有激昂奋进,有小桥流水等,这也是呼吸。呼吸是艺术的“生命”。舞蹈基本功的呼吸训练,本身是根据人体运动自然法则的呼吸、动作和想象的关系建立的,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使人体态更挺拔,还能让人的动作更具内蕴,可以促进声乐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情并茂,游刃有余地调节气息,进一步提高演唱技艺,所谓“内外兼修”。
  三、注重创编能力,加强艺术实践
  舞蹈编创是中小学舞蹈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目前虽然在中小学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舞蹈课程,但是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和开展,中小学校也在不断地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这些变化都需要高师音乐教育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舞蹈编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开设的舞蹈编导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能力性课程,是“编”与“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为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学:首先,向学生系统讲授舞蹈创编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编舞的基本知识;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舞各个环节的练习。这个阶段,除了注意对“形象捕捉、主题动作选择、队形变化”等这些编舞技法的指导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与姊妹艺术相连接,与生活相连接,多角度、多思路进行创编。例如,在题材选择方面,可启发学生不仅从生活中选材,还可以从姊妹艺术中选材;由于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开设了大量的音乐课程,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更加透彻,在处理舞蹈创编的结构方面,可参照选择与音乐的曲式结构相对应的结构处理方式;在寻找动作素材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从身边人日常动作中寻找等。然后,在以上扎实的基础上,将学生分小组进行创编,先做命题练习,再做自选题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所谓“授之以渔”。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而言,“经历”的确是一种脑力和体力并用的学习过程。艺术实践是学生今后走上教师舞台的基石,是为今后就业储备经验的一个过程。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艺术实践的机会,如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大学生艺术节等。如果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参与这些实践,还可以以其它方式来完成。如参加舞蹈社团活动,利用节假日为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编排节目,也都可以成为学生舞蹈实践的课堂。在这些地方,学生不仅是演员,也是教师,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我,以各种方式证明自己。角色和身份都在变换中,“经历”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
  综上所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培养,应本着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从优美的语言习惯、扎实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艺术实践几方面展开,围绕我国的素质教育目标,培养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吕艺生.口传身授:舞蹈教学的重要方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2,(2).
  [3]彭晓涛,付涛.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0,(10).
  [4]徐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6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