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寄”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雯雯
虽然现代社会发电子邮件简单又方便,可我仍是热衷于用手写信,那种收到回信后的惊喜而快乐的心情,是我永远不会厌烦的。
我第一次写信是在小学一年级,连字都没认全,我就央求妈妈让我给在上海读大学的哥哥写一封信。那真是一次艰辛的尝试:先把不会写的字列出来,难的写上拼音,简单的让妈妈写好,我一笔一画照样写上去。结果就出现了一封拼音中文相结合,而且错误百出的信。几天后当我收到哥哥的回信时,我兴奋地让爸爸念给我听听,哥哥在信中说了他大学生活的情况,又鼓励我好好学习。更有趣的是,哥哥把我寄去的那封信又寄了回来,把其中的错误都改了过来,我认真地看了一遍,顺便认识了几个新字。这是我的启蒙信,对我来说是意义巨大的一封信,现在它仍被好好收藏在我的抽屉里。
但给我心灵最大触动的一封信,是来自我小学好友的一封道歉信。一次体育课,我们共同跑1 200米,我一起跑就冲到她前面去了,但她却比我先到达了终点。下课后,我为这件事赌气了很久,放学时还和她大吵了一架。本以为这段友谊会就此破裂的,没想到,几天后我就收到了这样一封信。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我的朋友用很大的字写出了她对我的歉意。这封信让我感触颇多,其实这件事是我错得多了一点,道歉的本该是我,这让我好一阵反思。第二天,我们又和好如初了。从那以后,我们之间一有小矛盾,我就会用那封信来提醒自己。
还有一封信意义重大。那是2009年的教师节,我因无空亲自回小学看望老师,只好写了一封信以表我的诚挚问候。没想到一个月后,老师回了一张贺卡,她用漂亮的钢笔字在那上面写道:“祝学习进步。”我凝视了那几个字很久很久,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老师的来信。这是我曾经的老师,于是我又想,以后我长大了,就会有更多“曾经的老师”,到那时,我还会记得他们吗?就在那时,我定下规矩:每年都要给小学老师写信。
我写信的对象很多:有几个正在读大学的哥哥、姐姐们,和我同龄的表妹,远在国外的堂哥,小学时的挚友,还有一个远在山东的笔友。
我觉得,写信就像一次交谈,一次旅行。每次姐姐们写信时,她们总喜欢谈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还经常给我寄来活动时的照片,让我了解大学的神奇美好和她们的感受;而我和表妹的交流更加亲密也更加自由,我们聊各自的学校、老师、同学、考试、生活,无不诉说,偶尔也会向对方倾诉一下自己的小烦恼,而且表妹的信总是充满惊喜,我无法预料她的信封中会出现什么,有时是书签、卡片,一次,她竟寄来了糖果;与小学挚友的通信,是一次心理理疗的过程,我们互相解压,互相玩笑,一起回忆,共同前进;与笔友的通信,更充满了神秘感和新鲜感,我们谈共同的兴趣爱好,有时为对方的妙语连珠而惊叹。
我不只写庄重的信,在生活中,有时还写一些小便签、小纸条,给同学、邻居、父母。这一条条的小回忆,我大多都保存着。这种自由玩笑的对话更没有规矩。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和邻居小妹妹互相写小便签,藏在对方门口隐蔽处,每次找信就像是寻宝;每次给同学写小纸条,总会讨论作业多少、天气太热、世界新闻,活像一部生活百科;我会用小条子提醒爸爸、妈妈“节日快乐”“股市下跌”“天气变冷”……充满了温情。
突然有个午后,我拉开了抽屉,看见那里满满的全是一封封信和小纸条,没想到已经这么多了!我一封封拿出来,打开读一遍,放好……这些信我读了整整一个下午。有时笑了,有时感动,有时惊喜,过去的记忆好像在那一刻一起在我脑中沸腾,这些信构成了我的成长的画卷,开扩了我的世界,我热爱我的“寄”生活。
(指导老师:钱苏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19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