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构思案例 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书琴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它具有以下特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
案例教学贴近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关注教学、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兴趣,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并在实践中广泛运用。但在具体运用上出现了误区:上课讲到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往往举一个甚至多个事例,一节课就变成了事例的堆砌。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变成了一个热闹的“花架子”,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举例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增强课堂教学目标及其实施过程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所举事例进行认真筛选,坚持举例不在多在精。最好的方法就是构思一个素材,举一个精当的事例。要做到这一点需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精备教材,理清知识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备教材。拿到一框题后,通读教材,理清框与课、节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概念、观点之间的关系,将知识点提炼成一个体系,分析本框的中心思想,集中精力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弄清本框的教学目标,理清教学重难点后对本框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配置,将其变为符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模式,同时构建出知识框架图。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对知识点理解清楚。如在讲经济生活第三课时就可以先介绍消费的种类,学生对种类了解后再去介绍消费的因素与恩格尔系数。
二、设置问题,构思案例
知识框架构建后,将每个知识点设置成问题。一般从三个方面设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从这三个方面将知识问题化,标注出重难点,再去进行案例的构思。案例的构思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的选材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价值性;(2)要处理好新旧事例的使用;(3)努力将事例生活化、趣味化,特别是“生活化”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在讲“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将知识点问题化后构思出这样一则案例:王某是一名2010届江苏某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为了就业参加了多场招聘会。他想去的单位不要他,想招他的他看不上。他想响应国家号召去考村官,家长不同意。最后在亲戚的帮助下找到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公司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每周仅休息一天,也没有给他办理社会保险。王某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则事例就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事例,它涵盖了本框所有的知识点。又如在上《民主选举》这课时,可让学生以自己为例,模拟一个参与选举的事例,这可加深学生对选举权的理解,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加珍惜选举权。
三、丰富案例,创设情境
这时的案例仅仅是初步形成,还需要继续丰富材料。用词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审美,材料的展示要留有余地,要给学生留有遐想的空间。案例真正成型后再去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设置要注意结合案例,突出重难点问题的提出,问题要适度,要与学生的生活相适应。这样创设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思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一般来说教师起码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关注:为什么要设置此题?怎样去设置?该题的设置有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探索?同时问题的展示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适当的问题加上视频、动画、音响等,效果会不同一般。这样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讲“同学、朋友”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交朋友的故事,并设置了四个问题:(1)听了该故事同学们有何感想呢?(2)你认为怎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3)在同学中谁最受欢迎,原因在哪里?(4)交朋友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原则性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我还插播了周华健的《朋友》,同时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这样去设置案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总之,政治教师要坚持新课程的理念,要体现有效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巧妙的案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C]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