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樊晓林

  纵观目前的高考,地理学科越来越关注对生产、生活等方面有用的知识,高考地理也越来越注重对社会、生活、生产等领域中的热点事件与现象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区域地理为高考试题提供了背景材料,有机地联系了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涉及区域地理的试题达60%~70%。在文科综合中,有人把地理学科形象地比喻为“理科中的物理”。鉴于地理学科在文科综合中的地位、区域地理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复习好区域地理是大多数文科生考好地理学科及文科综合的关键。我个人认为突破区域地理必须“过三关”: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和区域分析,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加上正确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复习好区域地理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下面以“美国”为例进行说明:
  一、构建复习模式(要求学生复习任何一个区域都要明确其具体的内容)
  模式如下:
  1. 地理位置
  2. 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形地势特征、主要地形区及分布气候:主要气候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对应的自然带河、湖:主要河流的地位与水文特征;主要湖泊的地位与成因植被及土壤:资源:主要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3. 人文地理概况面积、范围、人口(再生产、分布、迁移)等农业:①农业地域类型及区位因素;②农业区(带)的分布; ③主要 进出口农产品工业:①工业生产特点;②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区位分析交通:主要交通干线、枢纽的分布及区位分析城市:主要城市的位置与地位
  4.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类型、危害与成因。
  二、复习过程
  1. 准确定位:采用“一读、二绘、三填、四想”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从读懂图(从图中知道有关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经纬网、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到绘制图(绘制过程中尽量做到多种地图的叠加,如将经纬网图、地形图、河流分布图、气候图、交通图、城市分布图等融合绘制成一张图)、填充图(在空白轮廓图上进行地形区、气候、农业区、工业区、城市等相关地理事物的填注),最后通过上述过程进一步在大脑中构建出一幅“心理地图”――想图。
  2. 以“点”连“线”谋“面”。对于区域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将初高中知识相融合,用系统地理知识统领区域地理知识, 充分利用高中地理的规律、原理,理解推导区域地理特征,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提升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结构如右图所示。
  3. 利用经典案例突破区域重要考点。在充分研究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针对高考对本区域的重要考点,设计一些相关的经典案例,通过让学生独立分析―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教师引导分析形成标准答案的步骤来进行突破。如“美国”的经典案例:(1)地形对北美气候有何影响?美国西部地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原因。(2)美国东南部地区与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特征上的差异及原因。(3)阿巴拉契亚山脉低矮的原因与五大湖的成因。(4)密西西比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意义。(5)美国人口的分布、迁移特点及其原因。(6)美国东北部乳畜业的区位分析、 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与区位以及对我国东北农业基地建设的影响。(7)美国工业区的分布及各工业区的区位分析。(8)飓风的形成原因及防御。
  注:在具体教学中,一部分案例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空间;另一部分案例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有一种学以致用的体验。这样做,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复习巩固
  1. 整理笔记:要求学生课后及时整理出本部分复习内容的笔记。教师要督促与检查。
  2. 面述:分层次要求优、中、差生按模块内容进行面述,人人达标。
  3. 巩固练习:结合高考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一般采用11+2模式:11个选择题,2个综合题。尽量选择近三年的高考题或者进行适当的修改,时间控制在45分钟),并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四、复习反思
  高考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来考查地理学科的区域性,虽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但几乎都是“高起点低落点”,万变不离其宗。区域地理的复习其实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五个问题,即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如果说我们在复习和练习后,能够针对这五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处理,我想对于该部分的复习也就基本到位了。
  总之,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应该重视区域地理,但由于该部分内容量大、面广,如果说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上把它给学生讲完,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给学生提供一种好的复习方法, 不仅能节省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 保证复习的进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