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优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 茵
自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本人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状况,深入思考了课堂教学中的设计问题,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下面本人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开展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点滴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提前做一个规划,包括编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走入课堂之前,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学习环境以及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借助于多种教学辅助工具,设计独特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增强课堂实际教学效果。
本人认为,教师首先要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教学设计之中,从教学设计中去体现课标精神。只有教师把课标精神落实在教学设计、内容优化及教学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新课程教学才能得以有效实施。所以,教师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要从浅层次的编写教案进入深层次的教学设计。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确实是需要设计的,就像建筑房屋一样,必须提前进行现场勘测、绘制图纸、精心设计,然后才可以建设施工。不重视课堂教学设计或不善于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目前在中小学并非个别现象。如有的课堂教学忽视总体设计,上课粗糙而简单、无序而重复,教学时间用得多、精力用得多却收效甚微。这也是造成不少学校教学质量低、学生课业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方案设计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顺畅或阻塞、生动或枯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既是教师的一种综合教学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在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设计教学的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又反映了教师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和创新思想。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上层次、上水平,才能积极参与新课程教学改革,才能与时俱进。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人与人学识不同、阅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教学特点和风格也会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学要求,也不会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无定法,但并不等于没有法;教学不能模式化,但并非等于不能有各种思路。教师不能机械地编写教案,应结合学科实际及个人实际,灵活运用,取长补短。本人认为,新课程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不断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国传统教学一般封闭在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小天地里。其实,学生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远比课堂和书本列举的社会现象生动得多、复杂得多。而仅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和课堂,包括老师提供的知识经验,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存和工作的需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设计的开放性能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问题的开放性等。传统教学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一切以书本为限、一切以教师为准,教师主宰一切,这就禁锢了学生的头脑。而新课程教学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和探索,以寻求新知。所以,优化教学设计应注意“超凡脱俗”,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新课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就应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开展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乐于发表意见。这样,才能够在学生自主活动中更加有效地实现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单元不同主题分别设计成不同的问题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
当然,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比如说,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流程,监控学习进程,提供典型材料,提出共同研究的课题,提升学生的宏观和微观认知水平等。
教师要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主题和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加工和整理,这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围绕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策划,在组织策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比如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开展课堂讨论,允许学生大胆质疑,甚至标新立异,从而点燃学生思维和灵感的火花等。总之,好的教学设计能使我们规范教学行为、轻松驾驭课堂,最终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28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