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先学后教”思想 打造质量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爱琴
课堂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要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探索和发现的主体,成为课堂上展现风采的主角,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自我的舞台,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我想以最近上的一堂研究课《鹬蚌相争》为例,来谈谈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来践行“生本课堂”的做法和收获。
一、尝试学习,分层要求
作为教育者,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学生之间因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智力状况、心理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我在设计尝试学习单时,采用“分层要求、自主加星”的方法来激发优等生不断追求完美,促使后进生在尝试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鼓励后进生努力尝试“跳一跳”,争取做到更好。
在本课中,我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分层设计了这样的尝试学习单:
(一)朗读训练营
我能把课文读正确。☆
我能把课文读流利。☆☆
我已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二)资料百宝箱
我搜集了一些关于鹬和蚌的介绍资料。☆
我不但搜集了资料,还找到了鹬和蚌的图片呢!☆☆
我另外还搜集了其他的寓言故事。☆☆☆
(三)字词万花筒
我能读准生字的音,认清生字的形。☆
我已经能给生字扩词了。☆☆
我已经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了生词的意思。☆☆☆
(四)质疑交流台
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我已经尝试着解决了。☆☆☆
(五)文字品味园
我能根据“鹬和蚌为什么争,怎么争,结果怎样”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我知道“鹬和蚌谁错了?错在哪儿?”☆☆
我还邀请了家长或者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故事激趣,巧设悬念
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我在开课伊始,便采用视频动画的方式,借用历史典故导入,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分裂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小国。其中,秦国最为强大,总想一统天下,可一举吞并六国又不太可能,只能等待机会。有一回,赵国想出兵攻打燕国,燕国的大臣苏代听说后,主动向燕王表示,愿意去见赵王,然后设法阻止这场战争,苏代来到赵国,见到赵惠王后,便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赵惠王听完故事后,立刻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我将故事与文本自然结合,学生听完故事,学习兴趣已被极大地激发,便会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内容的学习。这样,一个小小的悬念便为学生深入学习理解文本内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又让学生明白了这则寓言的背景渊源。
三、活动导航,情境引路
在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激起之时,我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又还给了学生。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对课文有了充分的尝试学习,所以课堂上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版块,采用“合作小贴士”的方法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我,释放自我。我想,这应该是本课的重头戏。
三个活动版块分别是这样的:
(一)合作小贴士1:我谈小收获
(1)组内轮流读生字、词语,交流易错的生字读音及记忆方法。
(2)根据“鹬和蚌为什么争?怎么争的?争的结果怎样?”试着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组长带领组员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准备朗读展示,可以四人齐读,可以推选读,也可以分角色读。
(3)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上面的三个小问题。
第一个活动版块意在引导学习字词,理清课文的脉络,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对文本初步形成完整的把握。因为有了学生的“先学”,加上组内的交流,后进生在组长的关注之下,也是小有收获。在全班交流时,各组争先恐后,组内成员也是人人不甘落后,互相提醒,互相补充,呈人人争先之态势。
(二)合作小贴士2:我当评判官
“四人组长先带领组员进行辩论:鹬和蚌谁错了?错在哪儿?说出理由。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要统一好意见,准备交流。”
导致故事后果的主要症结所在就是鹬和蚌的互不相让。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认识这一点,我没有用“告诉”的方法,而是设计了“我当评判官”这一活动版块,让学生自由辩论,自主发现,寻找根由。在辩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鹬错了,理由是鹬不应该去啄蚌,先挑起了事端;有的学生认为蚌错了,理由是蚌不应该夹住鹬的嘴,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有的认为鹬和蚌都错了,理由是他们互不相让,让渔夫有机可乘。当然最终是第三种评判结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我想,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最本真的,最原生态的,真正的以生为本的学习,这也是郭思乐的“生本主义”思想最好的体现。
(三)合作小贴士3:我要表演读
“同桌两人合作朗读2、3自然段,一人当鹬,一人当蚌,可以不读旁白,不过,请注意前面的提示语,要通过你的表情朗读体现出来,还可以加上动作。”
这一版块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看动画观战,感受鹬蚌相争场景之惨烈”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切实感受“互不相让”的气氛,我首先让学生观看鹬蚌相争的惨烈场景,并以朗读解说的方式,诠释对文本的理解。进入第三个活动版块后,我利用学生好说、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借助于角色担当,读演结合,体会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从而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这样逐层深入,学生很好地理解内化语言的同时,对故事蕴含的道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回归典故,明白寓意
尽管学生此时已经进入“愤悱”状态,但让其直接道出寓意,仍然颇有难度。此时,我再次把故事和寓言背景链接起来,“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这一问题给学生一个把手,突破了理解寓意这个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赵王之口”理解了寓言的本意而又避免了空讲大道理的弊病。
综观本课,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很清晰地明白鹬蚌错误的原因,把握寓言故事的内涵,让我们感觉儿童就是小小哲学家。我想,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先学后教”的理念给学生带来了福音,解开了桎梏学生思维的镣铐,让学生在活动和情境中,自主地充分地与教材对话,与角色对话,产生了积极的内部言语,在这些语言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生动的思想,成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