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瑞林

   文学鉴赏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标指出:“中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前所未有地对学生的阅读名著提出了量化指标,体现了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特别关注,这与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倡导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是一以贯之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命题。现结合教学实践,作如下阐述。
  
  一、自主阅读,形成语感,奠定鉴赏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感悟,朗读时要把“话”变成“画”,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作者的思想感情,都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对文学作品鉴赏中“读”的要求是“要认真阅读”,认为同是一个看,有“见”“视”“观”,三个阶段,“见”只是感觉器官上的事,也就是一种表象的积累,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视”是知识思辨上的事,带有对作品的一定的评价,思考或批判,“观”是整个的心理活动。三个阶段由浅入深,从跑马观花式的浏览,到咀嚼消化式的“玩味”,从粗读感知到精读鉴别鉴赏,这才堪称完整的鉴赏过程。学生反复朗读,“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才可初步“走进”作品中去。比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一文中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写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烂漫、春风的温暖柔和、春雨的细密和人们的喜悦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味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上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二、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的审美范畴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美感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欣赏活动有表层的心理特征和深层的心理特征,而艺术本身也有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向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等不同的层次。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
  如《孔乙己》一文中, 多处出现一个“笑”字, 好多学生对此表示疑惑不解: 孔乙己的命运是悲惨的, 为什么旁人还要“笑”呢? 其实, 这个“笑”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眼, 教师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 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所蕴涵的深意, 围绕这个“笑”字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1) 孔乙己一出场, 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 这个字是什么? (2) 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孔乙己的可笑之处? (3) 周围的人们都讥笑孔乙己, 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 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笑”的问题研究透了, 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刻领悟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心上一直压着“焦虑和悲痛”,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
  再如教学《故乡》一课,认真研读“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句话时,视觉上是“苍黄”,感受上是“萧索”,让人感受到单调、寂寥,再着一“横”字,更给人以衰败之感。这些字眼本是极平常的字眼儿,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仔细体味、揣摩,就会顿悟其平常之中的不平常。作者用廖廖数语活画出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农村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渲染了气氛,为闰土设置了特定的社会环境。总之体味语境虽则以语句(或单个的词)为对象,实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对美的感受,它不完全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而是趋向于审美能力的表露,是能力中的更高层次,因而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
  
  三、实施名篇阅读计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实施阅读计划,开展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既要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阅读指导课、名著赏析课,又要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学习,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亲自阅读这些文学名著,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探讨疑难问题。
   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积累知识;如何使用工具书去解决疑难问题;如何根据阅读的目的和性质,迅速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和阅读速度;如何去作圈点、评注、卡片、摘要、笔记等。其次,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即使有些问题可能听起来觉得有些可笑。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可能全部都能够加以解答,这是教师自身水平所决定的。第三,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应具有比较明确和稳定的语文学习动机,较浓的语文学习兴趣,较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较高的语文学习热情,较强的学习意志。教师要通过组织故事课、朗诵会、辩论会、演讲赛、优秀读书笔记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要通过阅读方法指导,在教给学生基本语文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明白,阅读长篇名著要想有所收获,必须长期坚持,要有较强的意志,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方法很多,诵读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前提。还可以通过比较阅读、发掘教材中蕴涵的新意蕴、品味词语、体味潜台词的内涵等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此外,巧用多媒体教学,亦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水平。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中学(2266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2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