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论语》看孔子哲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西方哲学界一向认为中国没有哲学。黑-格尔曾经说过,中国找不到思辨的哲学知识,孔孟之学只是一些道德哲学。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各家各派说法不一。对此,我的理解是,我们不能以西方的哲学思维标准来框架中国哲学。中国本无“哲学”一词,只是翻译并沿用下来了而已。“哲学”原为爱智慧的意思,西方人后解释为求知识的学问,孔子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难道不能说明孔子很重视知识吗?所以,按“哲学”的语词意思来讲,中国是有哲学的。本文就试以孔子的一套包括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来说明中国哲学的存在。
关键词:孔子;哲学;仁
一、世界观
关于宇宙自然(天),孔子的基本观点是自按其“道”运行,即“天道”。在孔子哲学中,“天”与“道”是两个重要的范畴。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他认为天是宇宙间最神圣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把天说成了第一性的存在,在实质上是天本论。“道”之初义,是指具体道路,其深刻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孔子在其晚年,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道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仁”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其理想人格,首先就要“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孔子所推崇的“仁”,正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条件。孔子强调“仁”为人之最内在的本性,那么如何达到“仁”?概括起来有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对待个人精神世界,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道德,所以儒家注重修己体认、躬行践履,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另外,孔子认为,一个徒具人的形骸和自然生命的人,只是一个自在的人,而不是理想的人。人生的最高价值或终极意义在于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想,即“成仁”。为了仁,有时需要付出重大牺牲,甚至献出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这些表明孔子的世界观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他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承认客观存在,顺应客观规律,已具有唯物辩证的成份。
二、方法论
中庸是孔子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即中正、中和;“庸”,即常,“用中为常道也。”(《札记・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把中庸之道视为实现其仁道的基本原则,以至于把它当成最高的道德。中庸要求“允执其中”(《论语・尧曰》),就是说既不站在矛盾的否定方面促成矛盾转化,也不支持矛盾的肯定方面实行残酷斗争,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使矛盾统一体协调地保持下去。
表现在方法论上,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与联结,反对过头和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矛盾的两个方面快乐与放荡、悲哀与痛苦把握得恰到好处,和谐统一。表现在治理国家上,要执两用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表现在学习上要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子路》)。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孔子既反对思想过激,也反对狭隘、保守,“不得中行而与之,毕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还认为“申”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提出了“时中”的概念。“时中”指因时权变而求其中。《中庸》载:“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即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客观过程,孔子很重视“时”,《论语・子罕》载:“于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叹息时间的流逝。事实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时而变的,由此可见,孔子的“时中”理论是合乎辩证法的。
三、认识论
孔于虽然没有建立起系统地认识理论,但他的《论语》中已经讨论到了关于学思观和知行观的内容。他从多年的教学从政的实践中,得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的学思观和言行观。
孔子把人分为“生知”、“学知”、“困学”、“不学”四等,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这段话是他认识论思想最集中最完整的表述,也可以说是他认识论的纲领。他提出:“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入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谈到他本人,他并不以“生知”而自封,而认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提倡多问、多见、择善而从,“人太庙,每事问。”(《论语・乡党》)。可见在孔丘那里,“生而知之”只是虚悬一格,他更加重视“学而知之”这一知识的实际来源的。
孔子在强调耳闻目睹、亲身见闻的同时,提出思考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思考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否则即为空想。“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在一定意义上已接触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且相当重视理性认识。他提出:“闻一以知十”(《论语・公治长》)、“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等为学之方。懂得一件事,可以推演而知十件事,学习基础的知识,可由此进而领会高深的道理,此即理性演绎的方法。
孔子主张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而且要求言行一致。他说:“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语言是思想的物质表现,言行关系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知行关系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孔丘是第一个自觉地探讨了知行问题的思想家。
综上所述,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中是处处体现出他的哲学思想的,我们不能以西方语言表达标准作为衡量中国有无哲学的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7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