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皓
[摘 要]:论述了教师口语课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课堂操练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口语 教学 策略
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是语言。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快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原则
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掌握运用职业口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是教师口语课的基本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结合教学内容锻炼学生进行陕速成段的口语表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能用普通话快速准确、简洁流畅的进行表述。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语音准确,语法正确,语言流畅。
二、调整教学内容,适应语言实际
从学生的语言实际来看,方音突出表现在声调方面,而一般的教材在语音部分却是以声韵调为序。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语音实际把声调教学调整到声韵教学的前面。同样,训练的内容也需要调整。紧跟教学内容进行训练,往往缺乏交际性、趣味性,以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练习效果欠佳。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练习。比如在声韵调练习中插入抒情诗歌的朗读训练,在朗读部分适当地插入绕口令和简单的会话训练,在说话部分增加论辩的练习。内容的穿插不仅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而且能使教学各环节产生互动效应,能大大提高训练的实效性。
三、强调精讲多练,确保训练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透彻地把握各种有关的语言现象,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画龙点睛般的讲授,使学生明确重点,掌握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语言技能往往需要一定量的实践才能获得。比如词语的选择搭配,语调的得体流畅,语言表达的速度,尤其需要大量的训练,因而教师必须注意实践中量的积累。同时还要注意要有质的保证。各种形式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切忌频繁变换训练方式,摆花架子。
四、多种方式结合,提高语言素质
(一)朗读训练。锻炼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要求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停连得当,能恰当地运用态势语。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学生齐读,再让学生单独上讲台练习,进而让学生分担作品的角色进行练习。除了朗读诗文以外,还可以让学生朗读寓言、童话、小说片段、语言片段等等。教师可以预先把练习内容写在一张张卡片上让学生抽签,当众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备材料朗读。这一形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深受学生欢迎。
(二)联想表述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想像,将给定的内容差异较大的几个词语连缀成一段话,完成比较完整的语段表述。比如:“花坛、读书、宿舍”,学生可以联想早晨走出宿舍去读书的语境,根据语境将词语串连起来。“我一定要读书”这句话,学生也可以联想其适应的各种语境引出其下位话语。如“这是我一生的期盼”,“读书能让我增长知识”,“读书能提高我的素质”等等。联想使静态的词通过语句变成动态,不仅可以锻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学生语言生成能力的培养也有较大的益处。
(三)会话训练。会话训练分有准备会话训练和无准备会话训练两种形式。有准备会话训练的主题是事先给定的,主题涉及面应适当宽泛一些,要求学生要精心准备,词汇要丰富,以锻练其语句表达能力。无准备会话训练的主题是临时给定的,学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容易暴露出一些平时不易被发现的语言错误,便于及时纠正。会话训练结束后,教师要对会话进行总结,分析其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表达方式。这种练习对学生纠正方音,准确地运用词语和句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独自式口语表达训练。要求学生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连续性的表述。这种表述可以是复述,比如,复述课文、复述故事、复述趣闻等等。复述的方式不限,可以变换人称,变换题材,变换顺序。这种训练还可以是描述,比如准确、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某位同学的特征,请同学们猜想。描述大家都熟悉的某个人,往往让人感到亲切,有话可说,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独自训练又可以是评述,教师可以让学生就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发表看法。要求所做评议要言简意赅,要有条理、有深度。这种表述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列个提纲,稍做准备再进行练习。
(五)论辩练习。辩题提前一周给定,并将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组。论辩不仅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得体,还要求尽量使用给出的词语或句型,以防止学生漫无边际的表述。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实践证明,论辩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训练口语的方式。首先论辩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论辩双方须在最短时间内抓住要害进行反驳,而不是预先准备好语句,这和口语交际非常相似。其次,论辩是在时间短、语速快的情况下进行的,容易暴露口语问题。教师针对这些问题来评讲,切中要害。
遵循教学原则,采用恰当的训练方式,是提高教师口语课教学质量的保证。作为语言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或淘汰不当的教学方式,让合理的教学方式日臻完善,为使教师口语课更好地建立在科学之上做出不懈的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0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