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快乐人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在幼年和少年时养成的习惯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良好习惯是一个人的道德资本,而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人就可以在一生中享受着它不尽的利息。良好习惯是一盏导航灯,它能指引一个人走向成功。家庭是教育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学校是习惯的摇篮,教师是习惯的播种者。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给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国家、关心他人是良好习惯;礼貌成信、平等民主是良好习惯;积极上进、自信自立和不屈不挠也是良好习惯。教师惟有用爱心浇灌,用人格示范,努力营造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才能让良好的习惯在学生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对学生赤诚的爱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用爱心培养爱心,用尊重培养尊重
  
  多年的教师生涯,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只有让学生们沐浴在爱的海洋中,他们才能懂得如何表达爱,汇报爱。班级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长,要带好这个家庭,班主任对学生就要像对自己的孩子般充满爱充满希望。多年来我在学生面前扮演着班主任和家长的双重角色,时时对学生有一种牵挂、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当学生有困难时,我总是尽心尽力帮助解决,让学生感到温暖。
  爱每一个学生,这是为师之根本。工作再忙再累,都不放弃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给他们以爱心与帮助,哪怕是“天气冷了,要多加衣服”这样的话,我相信都会让学生感到无限的暖意。从而减少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即使是犯了错误,也让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时候感到心中有愧,无地自容。对于重复犯错误的同学,要做到动之以情,用情感去感化他们的不思进取的心,只有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根源,才能悔过自新。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多年来我一直遵循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在尊重的前提下关爱学生,用情感打动情感,以心灵呼唤心灵。
  
  二、用爱心培养学生自信,用自信激励学生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自信是成功的动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班主任的责任。点燃学生自信的火种,才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我最好,我能行,我努力,我成功”在伴随着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而对爱的渴求又是没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热爱学生,给学生无私的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离开它,就谈不上教学艺术。我们知道,如果师生感情好,你表扬他,他会认为是鼓励,你批评他,他会认为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你表扬他,他会认为是嘲讽,你批评他,他会认为是故意跟他过不去,讨厌他。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教师的惟一工作是帮助学生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困难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固定到目标要求,并及时得到鼓励和表扬,增加他们成功的心理体验,分享满足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弥补自信心丧失的心理创伤。同时,教师在设立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层次和具体化,因为有层次的目标会使各类学生都找到努力的方向,在初始阶段就能体验获得成功的感觉,从而有信心逐步承担起更困难的学习任务。
  
  三、用宽容之心理解学生,激发学生上进心
  
  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尤其是突发性的琐碎事务时,一定要有理智,万不可让情感的一时冲动占了上风,否则学生会有逆反心理,出于报复的心理再次犯错误。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犯错现象,要做到慎重处理,在找出原因,对症下药的基础上再进行和风细雨的教育,切不可劈头盖脑,抓来就批,如果这样将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一错再错。学生重复犯错误,要抓住一个“理”,只有晓之以理,直指学生的痛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也许会不晓得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小毛小病,有的是有意识的、习惯性的,有的是恶作剧的等等,但无论哪种类型,我们都应相信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好好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为此,我们只有抓住契机,找准机会,用健康文明的语言,在合适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的效果才能是事半功倍的。
  宽容不是纵容,要有个“度”,否则必会影响良好班风的形成,但严格也不是体罚。只有做到“一张一弛”,才是真正的“文武之道”。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才能使更少的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更需要班主任工作中拥有一颗爱心,做到用心、细心、耐心,才能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不屈不挠的决心,才能为学生开拓出一片明净的天空,让学生享受良好习惯带来的幸福快乐的人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