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对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是关系到高师院校培养方向、培养目标是否合理,以及中小学能否有符合要求的师资的重大问题。下文简述了国外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最主要特点,并与中国的高师音乐课程设置做相应的对比,进而提出几项有关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师范教育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能为人师表的合格人才的,这一性质决定了他们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等与其他类型的学校有一定的区别。而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师范院校“师范性”的集中体现,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美国教育专业的目标条文明确规定:对音乐专业的学士,自动授予纽约州教育的音乐教育教师证书,只有该证书认定音乐教学资格。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国外高师音乐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 国外高师音乐课程设置的特点
1. 重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养
经济发达国家的高师院校无一例外的重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设教育学科课程,二是研究中小学各科教学法,三是进行教育实习。他们认为这些内容是提高师资质量不可缺少的课程,因此十分重视教育课程的设置。例如,英国开设的教育课程大致有:教育原理、教育史、心理学、教育行政、教学法、儿童教育和健康教育等。其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5%左右;日本高师院校开设的教育课程有: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分科教学法、教育原理、道德教育和教育方法等,约占总学分的30%左右。他们对学生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重视程度是很明显的。
2. 重视知识面的广度以及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
国外课程设置的重要特点是,打破各系各专业的分割状态,实现彼此交叉、良性互补的学术氛围。美国的高等教育本科段课程由三大类构成:普通教育课程、主修课程、选修课程。而普通教育课是核心课程,是范围极广而又紧密相连的课程,多数是跨学科的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其中核心课程的最低要求是整个课程数量的50%。核心课程包括四个课程系统,即人文艺术课程、科学与数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专业相关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合唱和器乐两大系统。合唱课程包括:组织课程(乐队、合唱团)、歌唱语音、器乐教学法、教学原理、合唱指挥、中学合唱教学法等。器乐课程包括:组织弦乐、木管、铜管或打击乐器教学法、教育原理、中学器乐教学法等。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一专多能。
二、 我国高师音乐课程设置的不足
1. 忽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养
我国高师院校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和课时数量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开设的必修教育课程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除少数院校开设电化教育、教育艺术等选修课,大多数院校不开设教育选修课。从课时数上看,教育课程的课时数仅占总课时数的50%左右,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加以改进,以真正落实师范院校的“师范性”。
2. 与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目标脱节
当前,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受到了充分的注意。基础音乐教育如火如荼的改革创新与高师音乐教育四壁冷清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
通过对历年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的研究,不难发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从单纯的唱歌到声乐、器乐、欣赏、游戏的综合性教育内容,从单纯技术的训练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教学的改革必然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师资和课程设置的要求。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实际上是把音乐学院声乐系、钢琴系和作曲系的课程作了一次降低标准的合并,而体现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音乐教育课程仅占6%。这势必影响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前途。
3. 学生专业知识狭窄,技能单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高师音乐教育培养人才要突出师范性,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却不能摆脱音乐院校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接受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一套方法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专业课,忽视教育课;偏重专业性,忽视应用技能和实用性;课程体系单一狭窄,所开的课程与中、小学教学的需求脱节,导致了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工作需要。有的能弹琴,但声乐水平太差;有的能唱歌,又不懂即兴伴奏;遇上搞活动,诸如指挥合唱队、组织乐队、舞蹈排练等,我们的学生更是束手无策。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三、从中外高师音乐课程设置的对比中得到的启示和改革的设想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能获得重大的启示,要尽快建立有利于形成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高师音乐课程体系。使学生不仅具有吹、拉、弹、唱的能力和认识,而且具有较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不仅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还要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有较强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仅能适应未来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音乐教育研究能力和音乐学术研究能力。鉴于此,我将提出几项关于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几点设想。
1. 加强音乐教育理论课程及教学实践的环节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音乐教学方法的不断丰富,学生不但要学会教学活动的组织,更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传统的音乐教育理论课程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许多新的音乐教育管理、先进的教育思想、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可能被《教材教法》一门课程所承载。音乐教育理论课程需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音乐教育学概论》、《音乐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多门课程将音乐教育史、音乐教材体系、音乐教育心理、音乐教学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同时加强音乐教育实践环节,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2. 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探讨
(1)注重弹唱结合
为加强这一环节,应至少每周两课时,在钢琴课中增加键盘和声的内容。教学中要强化钢琴伴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从伴奏技能入手,多多练习,加强学生对和声配置、织体选择的认识能力并提高熟练程度。在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加强的同时,可加进自弹自唱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弹唱能力。
(2)加强合唱指挥课
现行教育中,虽名为合唱指挥课,实际却成了合唱作品的练习课。因此,学生虽上了这门课,但真正参与合唱指挥时却往往不能胜任。所以,合唱指挥课应把提高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教学能力摆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加强教学法、组织指挥法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加强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组织指挥歌咏活动的能力。
(3)注重形体与舞蹈课
中学音乐教师理所当然的是学校课外艺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而舞蹈无论在演出活动中还是在课外团队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音乐教师不仅自己能跳舞,还要具备舞蹈创编的能力。现行高师的形体课与舞蹈课,在课时与重视程度上不够,应加大它的课时比重,使之与声乐、钢琴处于同一地位。
(4)加强音乐教法课
音乐教法是一门时间性很强的课程,为了突出师范性,必须加强教法课的实践性环节。应结合课堂教学的相应章节,组织学生到中学、音乐职高或幼师教学见习。在讲授了“音乐课的备课”一节后应组织学生进行教案设计,还要不断地进行试讲。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从事教育的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赵锦霞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5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