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太和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的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本文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对预设和生成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 预设和生成 研究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合理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创造性的生成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预设和生成?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建议,仅供大家探讨。
  一、精心预设,引导动态生成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精心预设。一方面,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教“圆柱体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可能已经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起码要预设两种教学方案:对未知计算公式的学生,该如何引导自主探索;对已知计算公式的学生,又将如何引导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才能充分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二、选择预设,动态灵活生成
  选择预设可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沉着稳定、游刃有余、邂逅生成、演绎精彩,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
  例如,在学习“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向学生介绍抛物线的画法,然后由学生以同桌为一组,合作完成抛物线的作图。待学生合作完成作图后,本人问:“同学们,我们该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该曲线的方程呢?谁才是最恰当的建系方案呢?”。然后让学生们建系、求方程加以交流、验证。教师说的“谁才是最恰当的建系方案呢?”这句话,将自己的教学预设顺利完成,自然地进入下一个预设,从而就有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有矛盾的困扰,无言的沉默。有聪明的机智,更有不服气的反诘和问题解决后喜悦的笑容。这样才能凸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飞扬,课堂因此而丰富、炫目。
  三、调节预设,呵护生成情境
  生成是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再好的预设与课堂实施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实施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当教学活动不能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乃至放弃教学预设,创造出新的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流程,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例如,在“二面角”教学过程中,在讲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后,本人要求学生在二面角的模具画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请同学们来讲解、展示自己的杰作”,本人语音一停,许多学生都高兴地讲解、展示自己的杰作,但有一位学生出乎教师的预料,他在二面角的模具画出一个平面角(虽然满足角的顶点在棱上、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但角的两边却不与棱垂直),针对该学生的画法,本人并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巧妙地借用这一生成性资源进行生成指导,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角的两边一定要与棱垂直呢?(若以棱a上任意一点O为端点,在两个面内作与棱成等角θ′(0<θ′<90°)的两条射线OA′,OB′,由空间等角定理知,∠A′OB也是存在且唯一的,为什么不用这样的角定义二面角的平面角呢?)”,学生陷于反思之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及活动角通过变化活动角与二面角的棱的位置关系,测量、观察这些角的变化规律,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测量,学生终于找到规律、认识到当我们用一个垂直于二面角α-l-β的棱l的平面去截两个半平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分别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平面角的大小确定的,而当我们随意用一个平面去截两个半平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组成的平面角的大小不确定,这样就难于刻画该二面角的大小。通过进一步的反思与探究,学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角的两边一定要与棱垂直”。教师的层层呵护,教师的循循指导,一次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把“疑问”留给学生,促使他们的反思,使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严谨与科学,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修正,正确地认识在探究中逐渐生成,使他们逐步理解“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的合理性。
  总之,面对新课改,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做到及时反思、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新一轮课改所积极倡导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23).
  [3]林建森,蔡仲兴.动态生成式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J].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6(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