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医学教学的方法及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月华
摘 要: 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生除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外,还要更多关注人的社会因素,涉猎人文社科知识。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如何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是一个值得不断追问的问题。医学院应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理念教育,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真正培养出专业知识精湛,有较强的医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新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 医学教学 方法 体会
随着近年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教育对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教育方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一场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是为生物医学模式服务的,这一模式仅仅把病人视为有病生物体,背离了医学的人文本质。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生要更多关注人的社会因素,除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人文社科知识。因此,作为培养优秀医生机构的医学院要不断加强与改进医学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医科学生顺利成才。现将我院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改革思路与做法、体会,结合学习教育学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提高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是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者,首先自己必须具有高素质,自己必须是诚信原则实施的典范。一个知识陈旧、作风低下、工作呆板、对本职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教师必定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医学院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献身医疗事业、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其次要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追踪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临床技能,广泛涉及人文学科知识,能够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语言生动,操作规范,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为了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新聘任教师授课前须参加集体备课;②成立教学督导;③加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④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
2.人文学、伦理学知识的渗透
2.1加强人文学教育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教授在谈他的人生经历时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修养,因为一个科学家只具备自然科学素质,就只能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缺乏人文修养,很容易使人从简单的角度片面地看待世间的一切事务,使自己的事业很难成功,自己的人格也不可能完整。”这就要求医师的职业行为既要表现良好的人文素养,又要体现人文关怀。不仅要关心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转归,更要关心生病的人,把病人看作一个人而不只是疾病的一个载体,以病人为主体,对病人注入更多的爱和关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人文知识所赋予的人文精神贯穿到医疗工作和临床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身边的人文教育素材,在实践获得整医学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我院不定期地举办知名教授专家学术讲座,反应非常热烈。学术活动涉及许多热点问题,教授们渊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献身科学的精神,强烈的爱国情操,深深地感染学生,使之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2加强伦理学教育
利用医学伦理学知识,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疗费用高涨,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社会现实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我院对当前医学伦理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例如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克隆技术、安乐死、重大医疗事故、医疗体制改革医患纠纷的举证问题等,使学生真正了解到什么是病人的权利及什么是医生的义务,这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怎样,如何使这两者实现最佳的结合,使学生不仅关注患者个人人格,而且关注整个人类社会。
3.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3.1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出现、发展和完善,人类基因组计划工程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临床诊治和预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疾病种类也日趋增加。另外,近年一些传染病爆发,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现有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已很难及时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医学发展的动态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这就要求临床教研室和教师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和调整学时安排,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2教学方法的新尝试
3.2.1图文(表)式教学。医学课程内容多、复杂不易记忆,是使很多医学生感觉困惑的问题。教师将复杂的内容归纳、整理,分门别类,学生感觉条理性强,就比较容易记忆。对此问题我与学生广泛交流产生了有共识。我在教学基础上编写了表格式内科学,增加了学习目的与要求、临床医嘱及复习题,学生普遍反应良好。将教学内容整理为图或表格、条例,使复杂的问题一目了然,学生感觉易学易记。临床医嘱使学生感觉有到了临床的印象,知道如何将老师讲的内容应用于临床,复习题使学生知道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在哪里。这比以住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3.2.2启发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一桶黄金不如给予他获取黄金的能力。在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教学中教师应概括讲述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使学生想一想应该解决。在治疗问题的讲述中应将目前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讲清楚,启发他们应该如何办,使他们感觉有不能解决问题的困惑,鼓励他们如何创新。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目标就会产生动力,就会去寻求答案,就会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比如在白血病的教学中,房屋装修问题与白血病的关系、战争中使用的核武器与白血病的关系等,他们都有极大的兴趣,这样就将复杂的问题与现实生活、与当今的世界问题结合起来,他们不但学习兴趣高,而且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在治疗上将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基因问题结合起来,把当今前沿的医学问题告知学生,使他们感知知识的海洋如此广博,进而主动思考应该如何探索。
4.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一直处于单科单一型的状态,医学学科与文理等非医学学科之间相互隔离,导致医学生知识结构狭窄,人文精神十分欠缺,缺乏应有的团结互助的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精神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上世纪末国内高校大合并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医学院均与其他学科院校合为一体。以前医学生学习的局限性制约了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合后为医学与工程学、计算机学、材料学甚至管理学及营销策划等领域的横向联系创造了硬件条件,便于知识的重新组合以利创新,例如湘雅医学院张阳德教授早年开发研制的“胆道镜爆破取石”技术便是集聚了医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成果,为新时期的医学生教育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德州卫生学校与德州学院合并后,学生、校师都能真正呼吸到“异域”的空气,为培养出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总之,当前医疗形势的变化和医学迅速发展、知识信息获得的快捷、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新时期医学教育朝着更宽、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需要教师不断改革和探索,以最大限度地应对挑战,认真负责地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为培养21世纪新型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王元松.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86-89.
[2]李丽疆,宋汉君,李雅君等.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实践目标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31,(5):66-67.
[3]青玉凤,周京国,袁国华等.浅谈临床医学教学[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8,16,(1):78-79.
[4]来茂德,郭永松.关于浙江大学面向21世纪医学教育发展的初步研究EJ3.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1):9-11.
[5]郭永松,谭绪昌,范唯.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初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1):30-33.
[6]张文清,张秀敏,毕光忠.面向21世纪我校医学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33-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