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岳清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语文探究性教学策略是顺应人性中那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不断激励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究意识、求新求变的渴望和刨根问底的热情,这是实施探究学习的最根本策略,也是切实发展学生语言探究能力的最佳途径。具体说来,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索、经历语文发现的过程,促进学生把新知识、新方法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和建构“有意义学习”。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的策略
1.强化自主,为学生营造发现问题的探究时空。语文探究性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使其产生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观察整个探究活动。在探究较困难的问题时,教师有时也应提醒学生换一换思路,积极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和理解、好奇和厌恶、热爱和痛恨、认知和想象、困顿和顿悟等通过对话尽情地表达出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交流读懂了什么,再让学生找出关键句段进行分析,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合作,由于探究教学是围绕问题的解决活动来开展的,这些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复杂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问题,批判性地倾听他人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并提出质疑,在产生合作的心理需要时再引导他们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探究。
2.尊重需要,为学生营造发现问题的情感基础。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语文是人文学科,是诉诸丰富情感的一门功课,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需要,重视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准备。可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或者惟妙惟肖的表演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或者是一个精心设置的悬念乃至一个动感好玩的游戏,甚至巧妙地把辩论赛引进课堂,让学生边读边体会边交流,很好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调动思维,造成认知矛盾和冲突,激发学习的需求、愿望和兴趣,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拓展探究空间,鼓励参与体验的策略
1.亲历探究过程,个性化阅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能力等进行重组、转换和改造,然后形成新的经验系统的过程。因为学习借助的是“先前经验、学习情境和学习共同体”,从其自然固有的本来面目来说,它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在探究中理解了、在发现中感悟了作者对世界与人生的思考,在不断的观察、思考与顿悟中建构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取向。语文学科本身的开放性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多向性的接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亲历阅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从课文导读、预习、思考与练习和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阅读。对于学生理解不透的问题,教师则开渠导流,援手学生,引导继续探究。也只有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2.挖掘材料内涵,深入性阅读。语文学习材料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伦理道德、文史哲等无所不包。新课标强调:“教师所主持的学习活动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唤醒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带入一个有情有趣的生命化课堂,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感知、认知、探究,获得真知。语文新课程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这就更有利于探究性教学的进行。教师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栏目,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3.整合教材资源,联系性阅读。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独特价值的,但我们学习课文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或是面面俱到,所以对课文及潜藏的独特价值难以深入探究。而且有时单篇课文可供研究的要素也不够,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比较分析其异同,探究各自的独特价值,探讨普遍规律。如在教学《白鹅》时教师可联系性地阅读《白公鹅》,引导学生探求作者在写作方法和表达思想情趣上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找出文本相似的核心情趣。
三、不迷信权威,注重发现创造的策略
1.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尝试和挑战。齐白石先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想成功,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路来。在探究学习的课堂中,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与学生“对话”,不是居高临下的“传道解惑”,也不是少数优等生的独角表演,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对话。“对话”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肢体的,它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相互推动、相互感染、相互沟通的心灵交往过程,并体现“个性体验”的内涵。这种师生的合作能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能充分激励和唤醒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同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一样,发现过程本身也并不曲折,关键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
2.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考察,带着问题观摩现场,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如在“春节民俗”的系列调查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自愿选择“压岁钱的用途调查”、“春联妙对调查”及“特色民俗”调查。通过校外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探究效率。对于探究活动的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要积极予以肯定性的评价,避免学生感到迷茫,产生畏惧,但教师只是信息的提供者,并不承担解释问题的责任,对于问题的解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来得到。教师主要是激活学生获取信息、储存信息的愿望,鼓励和指导学生根据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去查询有关的文献资料。这样,把学生真正置于探究、学习的氛围中,发现与创造自然水到渠成。
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师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认知心理和知识结构等特点,而且要考虑其年龄特征、个性心理,学习活动变化的梯度,不断调整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和方法,确保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好的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79-380.
[3]高慎英.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性反思.惟存教育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