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得以实施?
一、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美术的兴趣,便会对美术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美术课堂教学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应该比知识性学科更富有感情色彩,更具有亲和力和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优雅的举止、动听的琴声甚至是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的美,进而喜欢美术教师——亲其师则信其道。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美术情境法
创设美术情境是促进学生爱学的有效手段。如:在讲授七年级教材中的“色彩的搭配”时,我运用了实验导入法——课前准备好装有三原溶液的杯子和几只空玻璃杯,上课时,我把红色、黄色溶液倒入同一个杯里,这时杯里呈现了橙色,之后同样做另外两个实验。这样能很好地让学生复习小学时的色彩理论知识。学生没有见过这种实验复习法,觉得新奇有趣,因此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效果事半功倍。
(二)开展竞赛法
在教学中,我经常开展一些比赛,给大多数学生创造竞争的环境和成功的机会,以此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定期开展“绘画比赛”“手工展览”,评选小画家、小巧手,举行“摄影欣赏”“名家名作欣赏”,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三)多媒体演示法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被引入教学过程,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多媒体的利用为美术教学创设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积累,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与经验去创造出充满个性和活力的作品。
美术课中的平面设计比较多,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都是以水粉颜料或水彩笔绘制作品,此举虽然也能锻炼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往往作品的色彩不够好,大部分作业比较粗糙,而运用电脑制作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初中学生大多掌握电脑的操作技能,有些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方式也比较简单,所以初中学生完全可以用电脑进行辅助设计,这样教师就把信息技术和美术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学习了美术又提高了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
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赋予学生一定的责任和权利,真正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求知的愉悦,并发展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在教學中,我尽可能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并试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从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的习惯。
(二)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把关注的焦点全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我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学习七年级“橙色的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配而成的,知道不同量的红色和黄色调配出来的颜色是不同的,我没有给学生讲这部分知识,而是组织学生同桌合作、自主学习,请同桌两名同学各拿出一种颜色,先进行等量调配,看看变成了什么颜色之后再进行不等量的调配,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并能通过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不等量的红色和黄色能调配出不同的颜色,学生因此感受到了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愉悦,此举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索、大胆尝试,培养探究、分析、概括、评述的能力。
(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探究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时间,避免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忽视了探索领悟。美术课同时还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
例如,学习七年级“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时,在课前,我布置学生回家查找有关龙的资料,有的同学查找到的是有关龙的来历;有的同学查找到的是有关龙文化方面的;有的同学查找到的是龙的故事;有的同学查找到的是龙的造型;还有的同学查找到的是龙各部位的象征,等等。
在课上我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学生不但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还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集体创作出一条生动的巨龙,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目标,又能轻松、自主地学习。
三、创设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每一个学生应在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责任,并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合作学习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合作学习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也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而且合作过程中也不排斥竞争。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善于、敢于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鼓励他们自由选择合作对象;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合作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有些困难,于是我从教学环境入手,尝试每节课通过学生自由分组,变换不同的小组成员。
如在“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中,我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由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安排龙头、龙身和龙尾的设计,组员按各自的分工进行剪切、穿插,上课的场面令我很兴奋,孩子们的创作想象力非常丰富,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有的用穿葫芦的方式表现龙身的起伏变化;有的用绘画的方法展现龙鳞;有的则用镂空……
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要远远超过我对他们的认识,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全面地展现了个性和创造才能,想象力也得以充分发挥。
(责任编辑:李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