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高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动机,引起注意,激起情感,促使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一、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学潜力,师生关系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靠教师。首先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小到穿着打扮,大到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师要真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不仅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激励作用,而且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自己的教导,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谈心,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
  等全面关心,使学生知道:教师时时刻刻在关心他们,从而达到师生心理相容的目的。
  
  二、巧设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导入新课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品德课各课内容特点采用故事导入、名言导入、俗语导入、问题导入、歌曲导入、小品表演导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教师可采用故事导入:一只狼被海水冲到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岛上全都是兔子,狼高兴得很,想着如何吃掉这么多的兔子。吃不完的就做成腊兔肉,等到有船来的时候全部运走。它打好如意算盘就开始实施行动,咬死了很多兔子。兔王看着不对,冒着生命危险来跟狼谈判说:“是不是可以每天供应你吃饱兔肉,多余的就不要捕杀了。”狼不同意,他把兔王也吃掉了。就这样,岛上的兔子越来越少,终于一只活的也没有了。还是没有船来带狼离开,狼终于吃完了全部的兔子肉,自己还是没能离开,就饿死在了岛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狼愚蠢在什么地方?你觉得狼怎样才能在岛上长期生存下去,而不至于饿死?最后教师归纳:你们的方法就是我们现在人说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但是愚蠢的狼那里能听懂什么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它只顾眼前利益,这样导入新课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用形、光、声、色、文字等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出来,使事物形象化,从而生动科学地传递大量信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第六课第一框《人们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时,教师可用PPT展示《开国大典》,使学生明白,在旧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并不是国家的主人,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才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这样能使学生更关心国家的政治生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又如在教学《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改变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发展学生兴趣的基本途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身边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体验,通过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通过“专题活动”、“社会实践”、“做一做”、“社会调查”、“我该怎么办”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行统一的目标。如在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结合当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总结,学生明白了:环境问题是人为造成的,防止污染和破坏,保护环境,要靠人类自己。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树立学生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习上的过多失败,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勇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难度要适中,既要符合学生原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过易,引不起学生的兴奋感;过难,学生听不懂,当然也没有兴趣。同时,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带着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表现自己的成就创造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更高的热情和兴趣。
  六、创设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J.M.索里认为:“兴趣的定义是增强快感。”人处于愉快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幽默感,带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感情教学。教学语言不仅要严谨、简洁、精炼、准确,还要慷慨激昂、抑扬顿挫,正确运用肢体语言。教师要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富于变化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学生有张有弛,富于节奏,有生有色,妙趣横生。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改变教师主宰课堂、一讲到底的结构形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造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合作的情境和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可采取“小游戏”、“情景剧”、“小故事”、“唱歌”、“小辩论”、“说一说”等使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有了学习兴趣,才会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安福,张洪泰.教育心理学[G].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109-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8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