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估算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雪莲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教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低段尤其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掌握初步的估算技能,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估算教学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于是,我们惊喜地看到追求精确与严谨的数学开始变得更加灵动、贴近实际,但对估算教材的把握,目标的定位与评价的标准,我们仍有困惑。几年来,我们不敢轻易展示估算教学的课堂,教师之间常谈到估算到底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定位如何区别……有山穷水尽之感叹,唯求柳暗花明。为此,坚持对估算教学进行不断学习实践与思考,主要聚焦在了以下三方面。
一、估算的意义与价值
课改之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习惯估算,曾出现因为估算所以估算的现象,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我们提供的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估算的便捷性,接受并喜欢估算,那么我们的估算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第一次正式估算教学之前,我与学生有意识地交谈:在生活中有许多数,它们是确定的、精确的,如:我们班有48个人,一幢楼里有15户人家,一周有7天,等等;还有这样的数:这件衣服打折下来300元左右,我的年收入大约5万,我国人口13亿,全国每天都有将近100起交通事故发生,等等,而这些数是近似数。为什么不用精确数来表示呢?学生很快会发现:没法精确或没有必要精确。
新课程对估算的学习目标并非是单纯的估算技能,而是在丰富的、自然的、必要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估算、感受估算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估算教学的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现实需要,为学生喜欢估算、学好估算奠定积极的意识基础。如:阿姨想买一只298元的包与一件214元的衣服,阿姨只带500元,钱够了吗?公园门票8元,我们班48人,老师带400元钱够了吗?类似的问题能让学生感到真实亲切,虽然学生还不具备相应的笔算技能,但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完全能解决问题,且非常愉快。由此,学习估算的必要性也就水到渠成。
二、估算的方法与策略
教材情境中出现的用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一般只是最简单的,也就是一般方法能直接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情境不同,方法也不同,那么如何看待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是否有必要对估算结果作进一步分析?是否要引导学生比较估算方法中既快速准确又合理的方法?我们所做的应是不以“应试”为目标,坚持拓展学习素材,尽可能地用多种现实例子来丰富估算教学,并把各种方法与策略渗透其中。
如在《加法估算》教学中:小红为了向灾区小朋友献爱心,做手工义卖,第一天筹款143元,第二天389元,估计这两天她共筹到捐款多少元?不同的学生估算策略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同学认为:“100加300等于400,43加89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500多一点。”有的同学说:“143小于150,389小于400,因此它们的和小于550。”有的同学估算的方法是:“这个和比100+300大,比200+400小。”这些估算的方法都是正确的,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又如:一套书12本,每本48元,我想买一套大约需要多少钱?同样充分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也可以是12×50=600,还可以是10×48=480。我积极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你是把实际结果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为什么?怎样的估算方法既快又更接近准确值?这可能有拔高教材目标要求,但如果学习与其有因果的思考相脱离,学习的智慧就无法生根发芽。还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为例,我们试着引导学生对估算策略与结果进行分析,来共同发展估算意识与策略,努力尝试从多种估算方法中寻找最优化。
1.两个因数都是估小了或都是估大了的情况。建议策略:选其中一个因数估算比较合理,如果选择误差相对小的那个就更准确了。如:41×53,把41看作40,40×53=2120,再加上少估的1个53,估计积大约2200不到一点。又如:77×39,把39看作40,77×40=3080,再减去多估的1个77,估计积大约3000多一点。以上列举的情况,仅限于有较好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口算基础的学生。一般我们可以两个因数都估,估算起来也方便。如:41×53,把41看作40,把53看作50,40×50=2000,再加上少估的1个53和3个41,估计积大约2200。又如:77×39,把39看作40,把77看作80,80×40=3200,再减去多估的1个77与3个39,估计积大约3100不到一点。
2.两个因数一个估大了,另一个估小了的情况。建议策略:一般两个因数都估算比较好。如:83×57,83看作80估小了,把57看作60估大了。如果只估一个因数,结果不是估大了,就是估小了,两个都估,反而让估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而且算起来很方便。80×60≈4800,估计积大约在4800。
有老师说,不管因数是怎样的情况,我都直接告诉学生,把两个因数都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结果本身没有统一标准,这样应试足矣,何必绕来绕去呢?其实积极引导学生分析的价值不仅仅是得到相对合理的估算值,更有意义的是让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学会分析策略,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三、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到估算的必要性,同时在活动中也经历了估算方法与策略的训练,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并非越精确越好,也不一定按一般方法进行估算,需根据情况而定。所以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具体分析,选择适合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关注的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如:某学校有31个班,每班大约44人,印一份调查报告发给每个学生填写,全校大约需要印多少份?学生的答案是31×44≈1500。为什么44看作50,而不是四舍五入看成40呢?根据实际会有印刷出错、学生填错等情况,应该多印一些,何况把31看成30已经估小了,所以把44估大是比较适合的。的确,四舍五入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但有些时候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必须估大或估小。
又如:某学校阶梯教室有410个座位,现有12批客人陆续进场,每批38人,估计一下够不够坐呢?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得到:12×38≈400,400<410,所以够坐。但实际上够坐吗?我们把其中一个因数估大了,另一个因数估小了,估算的结果与比较值之间又非常接近的时候,我们不可轻易作出判断,因为估算结果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可能估大了,也可能估小了,我们要进一步分析估大或估小了多少。把12看作10,少算了2个38,即76;把38看作40多算了2个12,即24,所以共少算了54,实际人数是400+54=454,大于座位数量,不够坐。所以,很多时候,估算也并不是单独存在,它需要与精确算进行必要的整合,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又如,在三年级下册《除法估算》教学时,出示:182名志愿者要在受灾区搭帐篷住宿,每6人挤一个帐篷,需要准备多少个帐篷?题目中没有出现“大约”“估一估”等字眼,此时的学生也没学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但他们想到了估算:183÷6≈30(个),少估的3人需要再安排一个帐篷,所以30+1=31。估算在合理的情境中产生,学生的分析很有说服力,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估算的实际意义。
估算教学让我喜欢,让我执着,也让我迷茫:虽然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显现了它的魅力,但在解决问题时,答题的要求不够明确,出现“做的不如说的好”现象;还有学生看到“大约”就认定估算了,不能清晰区分;在笔算教学中,算前估一估,算后与估算结果验证这种意识还是不主动……我在努力寻找正确的方向,至少往光明的方向而努力。教与学中,师生彼此都有成功的体验,我们深切认识到不仅估算课有丰富的素材与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不失时机地在小学数学各块教学中都可以有效植入估算的元素。这样,有助于学生估算习惯的养成,对低段孩子数感的培养、估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估算教学值得我们为之吸引,知难而上的探究之路也许曲折,但前途光明,只要不放弃尝试与探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