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尤其是学校的寄宿生比较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热情低,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如何让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初中语文学习任务,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一直成为我们语文老师十分困惑的问题。我们决定在初中语文学科开展通过导学案引领,培养寄宿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寻找适合我校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导学案 寄宿生 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7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寄宿生较多背景下,利用导学案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Z14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61-02
一、导学案在语文教学重要环节中的运用
1.课前预习,学生自学
导学案编写好后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要求预习内容,初步阅读教材,并对学生预习应作三点指导。一是根据学段课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对文中出现的生字和难点字词进行识记和理解。二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三是边阅读,边思考,找出疑点,作好记号或记录,以便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探究。为了保证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作适当的激励。同时通过检查,教师还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了解,上课时可以进行针对讲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2.課堂探究,师生共学
一是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集体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加教育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首创精神”。因此,在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提出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长具体组织,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另一方面全面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梳理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普遍性的问题,随机备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二是展示汇报,分析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小组代表在讲台前展示,允许多种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展示汇报声音洪亮,确保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听得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学案上及时做好笔记。展示讲解完后,其他组同学要及时质疑和补充,也可以反问追问,深层次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教师要适时点拨启发,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可择机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分析归纳,培养学习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是课堂检测,巩固提升。巩固练习设计要求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挑战性,要求学生限时、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重点检查学困生的学案,收集学生答题信息。提升训练应主要针对优秀生,课堂时间不足,可以在课外完成。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能清晰的整理和巩固。
二、学案导学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原则
1.准确定位,发挥导学案作用
语文教师要提高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准确定位导学案。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导学案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与颠覆,该模式的应用不是要完全的舍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发展。一份优质的导学案,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其次是要全面考虑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水平等情况选择教学手段,让导学案充分发挥激起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的作用。
2.综合思考,编写优质语文学案
对于导学案编写过程中的形式化问题,教师在编写过程要做到结合实际、综合考虑。首先,要重视导学案内容的选择,紧抓精要部分进行编写,并通过减少书写等方式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其次,做好课前工作,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和阅读课文,对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记录;另外,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学案规定的内容,并通过习题、测试等的设置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此外,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要对实际使用教材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导学案的质量。
3.灵活变动,提高语文学案应用有效性
要提高导学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对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导学案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教师教学风格,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生自己编写导学案,使导学案更加的适合学生。其次,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导学案进行适当调整,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另外,导学案对于情感性较强的文章作用并不大,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导学案教学模式。
三、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一年来,运用导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寄宿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有以下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解决和提高。
1.导学案的设计习题化,缺乏“导”这一核心
导学案是教和学的导航仪,是导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而导学案编写者是教师,学案体现的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和学情分析的正确理解。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如何处理好“导”和“学”的关系尤为重要,既要立足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为学生的“学”而做好服务,这是我们以后编写导学案上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2.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以自学为主,没有形成合作、讨论、质疑、互帮氛围
虽然运用导学案培养了学生预习课文等良好的习惯,但学生对于导学案设计的基础性问题能做出来,部分学生对于疑难问题不能主动的向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谈论和质疑来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需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高,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3.因学情差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与预期有一定差距
有时教师还不能适时地进行角色转换,一讲到底,淡化学案作用;有时教师不能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不能完全按照预期设想有序进行,导致课堂训练无法当堂完成,教师就包办代替,学案就成了课堂笔记。久而久之,造成学情差异,教师难以操作驾驭整个教学过程,使导学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实践证明,运用导学案教学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尤其在我们寄宿生较多的学校,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导学案的设计和教学出现的很多问题也要求我们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改进。我们坚信,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提高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05)
[2]罗一宁.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学案式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 2014(26)
[3]李菊连.“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践行[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