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如平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能否真正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创新型的教师。毕竟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的,教师的指导、引导与启发也是必需的,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宽知识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并以此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以创新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向教材,深入教材,自由寻求知识。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唯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倡导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够能够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
  1.重视感情投资,唤起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就能调动学生好学的积极性。在近年的实践当中,我总是以一份真诚、一份爱心去组织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动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发挥语文课“平等对话”的优势。只有进行“平等对话”,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
  三、教之有方,激发兴趣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使其“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必须导之有方:导其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动眼观看,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他们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和保证。离开了“学习兴趣”,教师的主导则无异于缘木求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乌申斯基的话则更让人警醒:“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长期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自觉地花时间、下工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法求新、求趣,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才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四、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其主动发展的过程。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因此,不论学生提出问题或大或小,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即时表扬和指导,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对课文提出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从而使学生不迷信权威,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质疑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正由于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才产生哥白尼的“日心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已“司空见惯”,而牛顿偏偏要问“为什么”,为了寻求答案而苦思冥想,由此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卓越发现。这足以说明创新的思维可以改变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而言,亦是同样的道理。
  五、搭建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
  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总是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如在教学《诗经・伐檀》时我是这样做的。
  教参上写道:《伐檀》是一首写劳动者伐木生活和他们愤怒控诉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诗篇。长期以来,这种说法应该是无可厚非、无可辩驳的。我在讲完这首诗后,问学生有没有问题,多数学生没反应,少数学生陷入沉思。于是我推进一步:“有没有哪位同学敢向传统的、经典的作品,以及权威的观点发难?”很快,有些学生有发言的欲望。于是我继续推进一步:“要敢于把自己独到的见解说出来。”在我的鼓励下,一个学生提出:诗中三段都写到河水,“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且直漪”、“河水清且沦漪”,描绘了河水“清、静、柔”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景又如何与“愤怒”、“残酷”联系起来?我立即予以赞扬,肯定了该生敢于质疑,问得好、问得有道理,敢于大胆冲破传统的樊篱。紧接着,就这个问题师生展开课堂讨论,有的学生赞成传统观点,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描绘的是一位美丽少女坐在河边,看着心中爱慕的青年男子专注伐木,伐木声“坎坎”悦耳,进而联想到这位男子家庭殷富,可见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哪。每段结尾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可以理解为:这位相公啊,可不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呐。如此道来,应合情合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伐檀》有了更深入的意境,见解独到、别出心裁、有创造性。
  再如在学习《雷雨》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让学生展开辩论;在学习《我为何而生》时,先给学生一个“你们又为何而生”的话题,尔后在课堂上即兴演讲。这样,学生不但踊跃参加,学到了课本知识,而且积极实践,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改变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为之“搭桥铺路”,就一定能使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到绽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