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适应饲料产业转移需求,创新“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定远 左建军 叶慧 颜惜玲 曹庆云

  摘 要: 广东省在目前饲料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人才需求的转移,凸显出专业和课程设置、就业引导等培养模式的不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产业转移的关键之一。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式“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动物营养”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启发创新意识、扩展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服务产业转移的潜能。
  关键词: 广东省 “动物营养”学科 饲料产业转移 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广东省处于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珠三角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二是经过三十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珠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三是珠三角人口的密集导致城市压力负荷过大,同时粤北、粤西等欠发达地区人口的过量流失对这些地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农村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安定问题。基于上述原因,广东省政府于2005年推出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部署产业转移大行动,明确了粤北和粤西地区是畜牧业、包括饲料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对象。2008年5月24日,广东省作出《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强调实施“双转移”战略是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饲料产业转移的关键是劳动力,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转移。
  一、广东省“动物营养学”人才分布及存在的矛盾
  广东省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广东饲料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广东省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达33052人,企业职工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为10134人,硕士以上学历共856人,博士190人,占全国饲料业博士学历(1401人)总数的13.6%,硕士666人,占全国饲料业硕士学历(4734人)总数的14%。其中主要来源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及佛山科技学院等,每年培养饲料产业专业人才200―250人,其中本科130―160人、硕士60―80人、博士10―15人。但是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占60%―75%,尤其是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珠三角地区就业比例占80%以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珠三角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目前还比较旺盛,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且待遇较高,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能学到较先进的技术,个人发展空间较广阔。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广东仍相对落后,经济环境远远比不上珠三角地区,所以,即使用人单位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应聘者也寥寥无几。不容忽视的是,这几年正值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基地发展很快,对人才的需求很旺盛,发展前景很是乐观。
  饲料产业转移和畜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对高等农业院校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应对,将如何培养适应饲料产业转移的人才这一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二、广东省“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过窄过专。
  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基于一种“专业―行业对口”的意识上,把培养“窄深型”、“处方式”的所谓“专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创造能力较差,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变“窄深专家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需要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线;畜牧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动物医学,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拓与售后技术服务等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使得毕业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对学生就业的引导有待加强。
  目前学生就业地域高度集中在以珠三角为主。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以饲料产业转移为导向,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我校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模式,以培养适应产业转移和国际竞争需要的畜牧业人才。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与实践精神,培养适应饲料产业转移需要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式“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建立本科生的导师制,把本科生、研究生、导师组合成各个方向的小团队。组团之后,关键是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主人翁意识、归属感。让“动物营养”专业学生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个团队是我的团队,我是这个团队不可分割的一分子,这个团队不只是人生的一个临时停靠站,而是一辈子陪伴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根据地;个人的进步关系到团队的发展、团队的发展,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对这个科研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达到了巩固学生专业思想、综合式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
  1.“自主+引导式”在校培养模式。
  (1)建立自主约束和导师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由各个团队学生自己制定各项管理,并签订认可书。以课题组内在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中分别选取1名大家认可的人作为组长和副组长,每一年级选出负责人1名,建立有结构、有层次的管理机制,同时适当结合任期制。要注意团队成员之间是相互平等的,以此发挥学生自我约束、相互管理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在被管理的过程中培养相互配合能力和协助精神。导师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成年人独立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地位,在管理中更多发挥其监督和协调作用。
  (2)建立导师指导和学生相互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学生的生源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各有优缺点,可以互为导师,每位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都可以参与到导师的指导工作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对学生设置课题小组,在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协调相结合的方式,建立1名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及1―2名本科生组成的课题小组,小组内分级指导的同时又提倡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建立每两周一次导师参加的定期工作汇报与每周一次的导师不参加学生自主交流的seminar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机制。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可充分自由发挥他们交流的积极性。同时,在每周一次的seminar运行机制中建立主持人制度、并参考学术研讨会的模式举行。每次seminar安排1名主持人,主持人负责本次seminar的前期准备、主讲人和主题的确定、交流过程中的顺序、交流议程的控制等,让学生自由交流的同时,培养学生组织和协调能力。
  (3)建立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培养模式
  在专业培养方面,不直接指定学生的课题方向和内容。一般一年级时,一方面,通过每个月布置一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大专题报告,让学生在巩固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自己能有意识把以前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又提高其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一两次的课题组研究方向、特色及发展方向介绍,让学生尽快熟悉课题组科研方向。然后,提出由学生自主、自由选择课题方向的同时,进行课题小组的组建,强调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经过课题小组组长牵头进行课题整合和修改之后,导师组织课题小组的试验设计研讨会,提出试验设计的修改意见、注意问题,确定试验设计。之后,由组长组织课题小组建立统一的课题实施方案,包括实施时间、地点、步骤等,导师只是把握大方向、提出修改意见、强调要注意事项。

  2.毕业后“跟踪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本科生结合培养模式下,他们对专业、同门、课题组这一团队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已经认为自己这一生工作和进一步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与这个团队会发生各种联系,所以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在校的几年时间,而是存在一个像“产品”一样毕业后继续培养和引导的问题。
  (1)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学生在邻近毕业时找工作、工作一到三年期间如何再次选择职业和选择岗位时,通常会面对很多困惑甚至迷茫。这时,导师有必要在其毕业前进行几次深入的交流。一是客观分析其个性、特点,提出其适宜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选择;二是在离校前,以亲友的身份对其在校期间表现的优缺点进行善意的分析,并指出其今后在工作岗位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2)建立不定期交流机制
  师生之间经常交流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提升,有利于对学生的后续指导,也有利于毕业生对课题组的发展献计献策、回馈课题组一定的资源。一般可采取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逢年过节、节假日经常组织小规模的聚会;二是出差在外时,尽可能安排时间拜访当地工作的毕业生。
  (3)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组织一定时间内的所有同门大家庭定期聚会交流,对维系毕业生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非常重要。所以,可选择在当年毕业生离校时间,召集所有课题组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年度机会加交流,同时邀请行业内成功人士参会传授经验。既体现在校老师和师弟师妹欢送毕业生,又体现师兄师姐欢迎毕业生进入到这个行业中。
  (4)积极支持毕业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
  毕业生的工作和发展情况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团队的发展。所以,课题组对毕业后学生工作的帮助和支持,一方面有效推动了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维持甚至扩展了课题组的力量。导师通常可采取的方式包括:优先担任毕业生所在单位的技术顾问、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学生所在单位的技术讲座(尤其是企业)、选派在校生参与或协助毕业生所在单位的研发和技术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导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组团培养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动物营养”专业思想,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启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发挥不同层次学生内部的自我交流学习作用,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全面性;“自主+引导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全过程分段式培养有利于扩展“动物营养”学科学生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
  当然,“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培养,既有其在培养环节上的共性,又有其在培养方式上的特殊性,有必要兼顾共性与特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科学性、完备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必健.广东推进产业转移大行动――广东工业考察报告之二.浙江经济,2009,12:46-49.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3]向文江,曾宝成,谌晓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对接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与职业,33:41-42.
  [4]陈华毅.“双转移”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SWOT分析.教育教学,2010,11:218-219.
  [5]唐一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创新.中国高教研究,2003,1:39-41.
  [6]徐永辉.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科技资讯,2010,34:146-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