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大海
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老师们训练有素,但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大多只是布置了事,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和检查,因而课外阅读停留在无序状态.在阅读兴趣上,阅读显得比较被动、消极,或者仅是为了应付交差。阅读中随意性较大,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老师要求阅读才阅读。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首先,制定课外阅读训练序列,把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学段(按低、中、高年级划分),三个学段同时进行实验。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依据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制订出课外阅读目标序列、内容序列。课外阅读目标主要由学段总目标、年级组目标组成。内容序列包括与各年级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以及我们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提供的阅读推荐书目。 制定各年级课外阅读训练次数及训练内容。其次,确立各学段训练重点及训练方法 ,着重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为有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阅读,有兴趣才能坚持不懈地阅读,有兴趣才可能形成阅读习惯。
(1)创设班级阅读环境,催生阅读兴趣。环境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如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在教室的黑板报上,专门为读书开辟专栏,内容为 “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我喜欢的词句”等,这些内容不定期地更换,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和引领。①发挥课内阅读作用,指导选择读物。要选择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爱好,文质优美、内容精彩的读物才能吸引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可以和课内阅读联系起来。如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冰心的《再寄小读者》;学完《小抄写员》后,学生被深深的父子之情所打动,此时可推荐阅读《爱的教育》.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书中篇目和故事梗概,吊学生胃口,激励他们课后主动阅读。 ②开展阅读活动,交流阅读成果。什么事都要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所以,定期测评可采用活动的形式,既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③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体验成功喜悦。学生了解的知识多或少,他们或许不知道。那么,有意识地带他们去参加一些语文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应用语文知识,另外,也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多去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着重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表现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提出独立见解和质疑。
(2)建立课外阅读的保障机制。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由“教师教”变为“学生学”,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其自身的纵向发展,多鼓励表扬。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充满希望。②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利用家长会,倡导亲子阅读,建立家庭学习角。创造机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或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让家长切身感受亲子阅读的种种优越性,让更多的家庭走到亲子阅读的行列中来,年终发一封感谢信感谢他们的参与及对学校的贡献。③固定课外阅读时间。规定一个时间作为固定的集体阅读时间,再规定一个时间为信息交流会,让学生上讲台交流。每周开设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保障。
以上措施将课内阅读方法指导与激发课外自主阅读结合在一起,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开辟了课外阅读新课堂,把学生们从无序、散漫的阅读引导到有序规范的阅读中,学生们对阅读感兴趣,能辨别什么是好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意义的读物进行阅读,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1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