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坤伦

  摘 要:语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契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本质。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三个阶段的运用设计,重点讨论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指导作用,通过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引导、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等,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建构。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32-02
  
  一、引言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中国这样一个英语是外国语的国家,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广泛阅读。同时阅读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是外语学习中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所以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得到普遍的关注。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阅读是读者知识的重新构建过程。现阶段的主要阅读模式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互作用”以及图式阅读理论。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探讨阅读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技能。
  而且,语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本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充分调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利用情景、协作以及必要的学习资源等,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另外,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强调“情景”、协作学习,以及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设计,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三、建构主义对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指导作用
  阅读课的主要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过程;阅读后期
  1.阅读前(Pre-reading)
  前期阅读在于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扫除阅读可能遇到的障碍,为快速有效的阅读做铺垫。教师通过明示、暗示或讨论的方式,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强他们在阅读中寻找线索的能力,从而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根据所了解的片段信息对阅读的文章作一个阅读目标推测或预测。在阅读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对一些如文章的标题、有关内容的插图等进行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类似的经历,多角度、多方位地形成对文章的初步判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以高中英语第一册的MOVIES ACROSS THE PACIFIC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文章以前对文章的主题进行预测,让学生预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可能会讲什么内容,并根据文章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列出成龙所主演的电影名称。学生相互讨论,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互换,使信息量得到更大的增值,对学生理解文章很有帮助。另外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插图进行预测,有助于训练发散思维,起到文字信息无法比拟的效果。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扫除语言障碍。
  2.阅读过程中(During-reading)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耐心地引导学生,从上下语句提供的语境背景推测词汇或语句所潜在的语言意义,是能实现阅读目标的。在阅读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猜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求完成自己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词汇、结构和连贯所提供的语境背景和语言知识结构背景,对话语意义进行积极有效的推理和判断。
  学生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完成对文章的正确理解。
  3.阅读后期(After-reading)
  这个阶段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可根据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各种不同的推理判断,对文章的语篇主题意义作综合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已经根据对词汇、语言结构、连贯、话语意义作了比较明确的判断和理解。只有把这些相互关联的句子或段落串联起来,才能正确的理解全文的实际意义,才能真正了解文章的风格。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推理和判断做出综合的评价,并对其中所出现的失误作必要的补充和纠正。
  4.阅读课教学的运用举例
  以高中英语第一册MOVIES ACROSS THE PACIFIC为设计范例。这是一篇以电影为背景,介绍著名影星成龙的阅读文章。我们可以设计一套这样的教案:
  主题:MOVIES ACROSS THE PACIFIC
  阅读目标和要求:学会通过文章寻找有关信息,了解成龙作为影星的具体影视生活,通过和著名导演Steven SPielberg的对比,形成对影视人物的新认识。另外增加学生对人物写作风格的了解。时间限定为20分钟。
  课程设计:
  第一步:预读(pre-reading)
  问题和启发:教师提出讨论问题:(i)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Jackie Chan? (ii). 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films? Which is your favorite? (iii) Do you know any Asian films that were very successful in the west? What could be the reasons for their success?
  学生总结讨论并由老师提出思考问题:(i) Why are Jackie Chan’s films are successful in the west? (ii) How did Jackie Chan gain his success? (iii) What can we learn from Jackie Chan?
  学生预读准备活动可以设计为:分组讨论,列出成龙所主演的电影,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做出预测。
  老师在预读时需要明确每个小活动的目标是
  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思考和寻找以往经验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步骤:阅读中(during-reading)
  目标和要求: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寻找以往经验,同化或顺应并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老师要引导学生将预读所预设的问题和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阅读,学会寻找关键词和可能激发学生寻找以往经验的词。
  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成龙所主演的电影;要求学生找出中美电影不能互通的原因;要求学生找出成龙的心愿;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找出难句或生词;最后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后,完成“T”或“F”练习。
  在这个过程之后,学生已初步形成对文章的大意的理解。
  第三步骤:阅读后期(after-reading)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预设问题的检验和测试,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重点突出对难句和生词的掌握检测。让学生课后阅读相同类型的人物传记,同时总结对人物写作风格的认知程度,并按同样的写作风格写一篇题目为:My Favorite Film Star的文章,从而形成自己对情景的设置和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结论
  从上面阅读课的教学范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阅读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寻找有线索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自身对主题的知识背景,实现阅读目标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提高阅读的综合技能首先要从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刺激思维,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间的协作学习、讨论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文章作者交流思维。
  因此,在组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各个教学阶段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强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和阅读欲望,那么在阅读中就能更主动地挖掘能与作者交流的线索,实现与作者的成功交流。当阅读变得容易并且成为学生的一件快乐的事情时,语言学习的效果会随阅读的量的增加而提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突出和强调文章内与学生以往经验有关的信息线索,激发学生思考、预测、推理和判断。此外,英语文章中通常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句子是段落的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主题的框架。所有与学生以往经验有相类似的情景都能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对主题思想的正确理解会有很大的影响。在阅读后期,教师还需要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了解的相关知识材料,最终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切实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杜萍.高中英语阅读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3(1)
  [2]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3]彭锦绣、杨阳.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泛读课程[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4]沈志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5)
  [5]托娅、孙立新.社会建构主义及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J].外语界,200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