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公众――浅析互动装置艺术的互动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下,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逐步的多样化,互动装置艺术的互动性根本上改变了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互动装置艺术的互动性无疑是给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增添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互动装置;公众;互动性;参与感
中图分类号:J2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86-01
一、互动装置艺术的互动艺术表现形式
互动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主要的表现方式是使用者通过与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作品的影象、造型、甚至意义。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等装置,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新科技的发展不断为新媒体艺术创造新的形式,技术因素成为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形式, 互动装置艺术使电子科技和影像艺术结合,产生了一种能够让公众与作品进行互动的艺术形式让公众参与到作品中进行互动,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甚至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与传统艺术作品相比,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 而互动装置艺术更注重公众对其作品的体验与互动。互动装置艺术的基础是技术的支撑,主要特征是新兴科技在艺术领域中的运用,而互动性则是互动装置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特性。其互动性根本上改变了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观众从原来纯粹的欣赏转变成为艺术作品的参与者,使互动装置艺术作品成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过程中的作品,正是不同的观众有着不同的反映,使作品所产生不同的反映和效果,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从艺术形式本身来看,互动装置艺术对应的是由感应成像技术所主控、以传播图像文化为主要社会语境的艺术样式,它更多地聚焦了视频艺术、数码艺术、网络艺术等艺术形式。互动装置艺术作品本身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互动装置的适时性,将观众肢体运动的感应转化为心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而这一感应是受众体验娱乐和参与感的关键。
二、互动装置艺术实现其互动性的必备条件
最新的科技支持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首先离不开不断更新的科技支持,因为科技内涵是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对于技术的依赖明显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这不仅体现在创作的过程中,还体现在作品的展示过程中,甚至包括对收藏的技术要求中。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就是一个综合了各种科技技术作为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自从这种艺术形式崭露头角以后,高科技就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其发展,而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虚拟现实技术。技术无疑是重要的,它扩展了艺术家的语汇,也增强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度,丰富了创新手段。但是技术只不过是艺术家创造理想的工具。在虚拟环境中,观众参与其中的不仅仅是完成作品的重要过程,甚至在交互过程中,艺术作品已经今非昔比的成为一个事件,艺术家也变为提供环境和娱乐项目的。虚拟与现实的交互过程俨然是观众主动参与的一场游戏,其乐无穷。但是,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随着科技手段的多样化,受到艺术家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不是作品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起到鼓舞人与教育人的作用,而是运用科技新成果能够制作出哪些更新鲜的效果。这导致不少作品几乎成为新技术和媒介的傀儡。③一旦脱离技术的支持或失去形式上的新奇刺激。就变得毫无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长此以往,艺术本身难免走向异化。高科技对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一点。
三、互动装置艺术的互动性发展前景
在艺术史发展的长河中,很多作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被淘汰,真正能流传到后世的实际上为数不多。对于互动装置艺术来说,其投资较大,如果作品只是作者一时兴起的哗众取宠的主题,那就只能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将会很快被人们所遗忘和抛弃。互动装置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因为其形式新颖,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但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仅仅让人们感到新鲜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到其今后的健康发展。我总结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发展的几个必要因素:新技术的继续研发、经济的持续供给、政府的支持。经济的支持是艺术发展的土壤。如果艺术家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是很难安心做出好的项目来的。对于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还需要有一定的大资金扶植才行,不然艺术家们每天忙于拉各种项目筹得经费,也并不是长久之计。庆幸的是除了上述的几种途径外,在校的师生还有高校的经费支持,可以安心做研究。我认为以上途径是比较好的获得经费的方式,也许有一定片面性,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经费途径支持我们的互动装置艺术。
参考文献
[1]张曦林.数字媒体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叶晨.互动媒体的展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美)庞帝.数字生存[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