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直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 熙
直观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具、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行学习。现在有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老一套教学模式上,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算学生看,整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知半解,结果在“做一做”的课堂练习中,检查下来学生能够准确完成的不多。只有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现。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活动,对学习目的、意义缺乏认识,是处在直接兴趣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加强直观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学已成为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直观教学有利于概念的掌握
小学数学中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数字、图形、名词术语和定义、法则等都是数学概念,老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学具、图表等进行直观教学,既能使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理解数学概念,又能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例如:讲授“面积”的概念,可从引导学生观察黑板、桌面、课本等实物的面引入,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小刀剖开苹果观察它的截面,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讲授“直角”的概念时,可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片,按图形的虚线折出。又例如:讲授“乘法”概念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每组摆2个“☆”,摆3组;每组摆3个“口”,摆4组;再每组摆4个“△”,摆5组。写成加法是:2+2+2=6、3+3+3+3=12、4+4+4+4+4=20。引导学生归纳:3个2是6、4个3是l2、5个4是20。再让学生观察每一次每组摆的个数有什么特点,比较三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共同特点。2×3=6、3×4=12、4×5=20。
概念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符合小学生掌握概念的认识规律,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能够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概念。
二、直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节课内能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节课有无效益或效益大小的重要因素,直观教学能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出:把根小棒平均分成3分,每份根,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的时候,当老师拿出6根小棒,学生说出“6”和“2”,当老师拿出9根小棒,学生说出“9”和“3”……当老师拿出l根小棒的时候,再问学生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这样通过直观教学,形成悬念,可以触发学生产生学习分数这一新知识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直观教学有利于应用题、计算题的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基础,概念是重点,应用题是难点。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好基础,提高应用题教学非常重要。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如(3 7+2和37+20)时,通过小棒引导学生,两位数加一位数是怎样加的,而两位数加整十数又是怎样加的,结合学生操作提问,使学生明确地感知到做37+2时,是把7根小棒和2根小棒加在一起;而37+20时,是把3捆小棒和2捆小棒加在一起,使学生知道单根小棒相加是几个1和几个1相加,而整捆小棒相加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以后的计算就不会出现加错位的现象,并口算得又对又快。又如在教一年级应用题启蒙教学,教师可根据课本中直观形象的图形,训练学生逐步用完整的语言有条理地叙述图意,进行口头应用题的训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直观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师生互动也很协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628.htm